熱湯白雪東北行 - 鄧達智

熱湯白雪東北行 - 鄧達智

雪景怎可能是旅遊目的?
冰天雪地日子還嫌過得不夠?
那些年的冬天是如假包換的冬天,十一月中旬前後已飄雪,踏上十二月臨近冰封,冰天雪地起碼得捱至次年四月才漸次溶解。
上中學於千島湖旁古城京士頓,雪之外還經常下雪雨,一個不留神被隱藏在軟雪底下既滑且硬冰結路面撻個正着,不撞壞腦變植物人是閣下好運;也是一種告誡:Freezing Rain着實浪漫,背後卻隱藏陰謀,不少人被白雪皚皚蒙混,疏忽底蘊危險重重。
大學在多倫多南邊,好一點點,沒有附近滑鐵盧一帶地域納入Snow Belt,風雪綿密,比起後來上課的倫敦或其他西歐地區雪飄過未幾即溶,相比北國冰天雪地,要再回去重新生活大概沒可能。當香港人都愛在冬天湧向北海道,總覺神奇,大寒冰雪真的有那麼強的吸引力?
幾天吧,未試過日以繼夜不得離棄的面對,怎算生活?
有人說:選擇孤獨旅程的人未必害怕與人共活,怕,只是旅程途中各種可能性的失落與迷失!
朋友老早訂好本州東北之旅,自己作為插隊一員感覺新鮮;從來單獨一人上路,近年稍微改善願意接受與人同遊真是大躍進,不過仍以自己主觀設計的行程作準。
這次插隊,退一步,隨同伴既定行程,放棄自己計劃,作個逍遙沒事人。
何解青森?
就是特別喜歡青森蘋果,無需老遠跑到本州至北。
「這裏有個偌大男女同浴露天溫泉,只怕這項傳統漸次消失……」
前來探索、試驗,才是旅程重頭戲。
五十六海里對岸北海道,可想而知寒冷程度。
未到青森,先到一直錯過了,原本被譽為世上生活質素水平至高的仙台,福島核電廠事故後,如無特別意外,絕大多數人都不設行程到仙台、松島一帶。朋友認為無延續後代之憂,來去又如何?
曾經公幹帶挈,在日本海北面溫泉遊,面海懸崖露天邊湯邊飲溫熱清酒,細觀從薄而密,鵝毛雪自輕鬆飄揚至沾濕沉重溶入熱湯,舒坦無倫,以小方毛巾置頭頂避雪寒引起感冒,讓熱湯將身體包庇,靜默望海上灰濛濛遠景至昏黃,那舒服豈止一般泡湯?
好些年已漸,印象仍然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