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墊代牆紙研發爛尾 店東轟生促局呃錢廠商用有毒物 指局方無通知用途

膠墊代牆紙研發爛尾 店東轟生促局呃錢
廠商用有毒物 指局方無通知用途

【本報訊】有裝修公司東主欲研發環保膠墊取代傳統牆紙,去年委託生產力促進局作顧問,雙方簽訂35萬元合約,惟最終因產量問題陷膠着。裝修東主批評該局只顧賺顧問費,事前沒評估項目可行性;獲局方委託生產膠墊樣辦的廠商亦批評局方事前沒指明膠墊會用作家居牆紙,故在研製樣辦時加入對人體有害的鹵素阻燃劑及硫酸銅抗菌劑。生促局否認有關指控。
記者:梁御和

家居裝修公司東主Dickson去年欲研發可回收的塑膠墊,取代傳統油漆或牆紙,去年8月向生產力促進局求助。

東主Dickson(右) 質疑生促局無評估項目可行性,而廠商伍先生(左)稱製辦後才知膠墊用於家居。
張志華攝

35萬元合約 顧問費27萬

雙方商議後簽訂35萬元研發合約,由Dickson分4期繳付,其中27萬為生促局的顧問費,包括訂定合適塑膠物料、按室內裝修的法規及標準為膠墊制訂規格要求、以及物色供應廠商等,8萬元用作生產樣辦及最後階段實驗室測試費。預計最快今年內可量產。
Dickson指,商議時已表明自己屬小公司,總資金僅50萬元,只可小規模生產。惟局方在本年中委託內地塑膠廠商伍先生製膠墊樣辦、並催促他繳付第三期顧問費後,才告之物料有技術限制,每次最少要生產3噸,「個量可以放滿1個20呎貨櫃,夠我做到45個800呎單位嘅全屋牆紙……如果要其他顏色,就要另外再生產3噸,淨係買料都百幾萬,你(生促局)當我係發展商?」
他又指該局職員在9月曾建議終止項目,並退回相等於顧問費餘款價值的裝修材料,惟他拒絕並要求退款,局方索性通知他會停止項目。Dickson自行聯絡廠商伍先生後,始發現更多問題。
伍稱局方以4,800元委託他「打辦」時,未表明膠墊用作家居牆紙,故研製時加入鹵素阻燃劑及硫酸銅抗菌劑,以達至要求的阻燃及抗菌功能,他與Dickson開會見面才得悉膠墊用途,曾向局方提出添加劑對人體有害,不適用於家居,「佢(局方)完全冇反應,只叫我照住佢要求做」。

職員擅自提出終止項目

生促局回應,Dickson在局方完成首階段研發後要求局方保證樣辦測試合格及生產成本要較傳統牆紙便宜,以及提供足夠800呎單位使用的膠墊作樣辦等,超出合約要求,故最後的化驗尚未進行。該局承認有職員曾在未與管理層商討下,向Dickson提出終止項目。對於事前有否向廠商指明膠墊用作牆紙,該局稱與廠商簽報價單及合約均有列明牆紙用途;廠商則稱局方所指文件是在完成樣辦後才簽訂,製辦前不知用途。
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陳竟明指,鹵素化合物會干擾人體的甲狀腺素,有機會混合塵埃吸入人體,或令人患上甲狀腺功能亢奮及甲狀腺肥大等病症,歐美地區已禁止在家居使用多年。人體長期接觸或過量吸收硫酸銅有機會干擾酵素,影響肝臟及腦部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