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界六位前會長被一鑊鏟起(周光暉) - 周光暉

會計界六位前會長被一鑊鏟起
(周光暉) - 周光暉

泛民共取得逾320個特首選委席位,攻陷的主要在以個人票為單位的專業界議席,除上屆已穩守的法律、社福、教育、高教、醫護界外,今次連會計、IT界別亦全數攻陷,而規劃測量及工程界等亦攻陷近半。作為會計界參選者,我是願賭服輸一族,已退休兼無求,參選只欲盡點綿力回饋社會。
2011年選委選舉會計界有名為A16的建制團隊參選,成員包括會計師公會領導層及前會長,16人參選15位勝出。上周的選舉原A16變為V18,加入了年輕、有工作經驗及熱心公益的隊員,成員亦包括公會六位前會長。以求客觀,V18不稱自己為建制派而稱為做實事的「建設派」,選特首方面對事不對人,不齋叫ABC但強調將以六大標準在行政長官候選人入閘後評其政綱,並諮詢界別後才作抉擇。然而,V18全部敗選,會計界30席被泛民 / 喊ABC口號的候選人全取。得票領先的21位是由韋志堅領隊的「民主進步會計師」,接着四位是譚香文的「誠、會計師團隊」,後五位是龔耀輝的「ABC.P.A」。30票的鋪排佮佮掂,比閱兵還齊整,好厲害!
外國民主選舉的成敗一般都不會超過20個百分點,香港的地區選舉亦不例外,即勝敗兩方是 4 / 6 或 6 / 4 之爭。但香港今次選委被攻陷的幾個專業界別結果竟然是零與100%之差,並不健康。試問兩極化選舉出線的選委會選得出更符合民意及更能幹的行政長官為全港市民的福祉努力嗎?

食兩家茶禮將會無功而還

在梁振英宣佈不競選連任之後,反對派的口號由ABC改為ABR(R指英文名為Regina的葉劉淑儀),及後在林鄭月娥被「董抱抱」後便把口號改為不要梁振英第二。
那邊廂,曾俊華因辭職未被批准而未能撻着選舉引擎形成悶局,挺曾的商界及財經界在北京未有取向前已先靜下來,而泛民掌握325票的一眾班長正在密謀及分析已向他們招手候選人的表態。我的判斷是,食兩家茶禮去拿提名票的候選人將會像豬八戒照鏡般在投票日無功而還。
回到會計界建制派 / 建設派及一眾前會長敗筆的主因,可從兩個角度分析 ﹕其一是投票率甚高及總選民人數增加至2.6萬人,是9月立法會選舉的泛民在會計界2對1勝果的延續。會計師公會的新年輕會計師大部份都未置業或未能置業,他們同時亦因為年資、職位及薪水較低要受氣而投反建制一票。另一方面,從離職原因及社交網絡得知的是大會計師事務所一向被視為無良僱主——人工低、工作時間長、不見天日、上級刻薄等,如馬克思主義中的被壓榨的一群。
本人對以上的怨言不甚同意,原因是﹕一、沒有人強迫你大學畢業後一定要到大會計師行接受培訓,從1.2萬的低起薪點做起;二、你有沒有考慮培訓時的專業試學費及考試前數星期的有薪溫習假期都是僱主埋單;三、你有否考慮拿着會計師專業銜頭及相關工作經驗及人脈網絡,會加快為你在離開會計師事務所後的晉升機會及薪酬;四、把培訓你成為會計師的機構及上司視為欺壓你的一族,在投票時以「ANYBODY BUT YOU」的取態來發洩是否忽略了飲水思源及忘記了選委的功能呢?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