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經濟政綱的危險性(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 黃世澤

葉劉經濟政綱的危險性
(時事評論員 黃世澤) - 黃世澤

經常有商界人士都以怕政客為爭取選票、實行極不審慎的福利和公共財政政策來反對香港實行普選。但上周葉劉淑儀公佈的政綱,當中關於《基本法》107條的部份,明顯告訴公眾,不民主政制下特首候選人,公共財政政策可以一樣十分危險,甚至視《基本法》107條如無物。
葉劉淑儀現時的經濟政綱,實際上是凱恩斯經濟學的一套,當經濟不振的時候,政府就加大在不同方面的消費,當私人消費和投資太乏力時,赤字預算甚至借貸也在所不惜 。問題在於,如果增加政府支出就可以提振經濟,為何日本出現長期經濟低迷而無解?就香港而言,只要容許政府福利援助受助人可以在香港以外地區享用福利,政府支出不單無助在香港創造就業機會,更可能造成納稅人的資金向中國流出,葉劉淑儀只是用書本上理論談兵,卻要挑戰有多年處理公共財政實務經驗的曾俊華,實在令人失笑。
香港之所以要堅守量入為出的哲學,是因為在諸多程序上的限制下,官僚投資或消費的決策過程緩慢,而實施過程同樣緩慢,不單難以應付市場瞬息萬變的變化,更會造成大量的浪費,大筆盈餘豈是用來讓官僚們自肥,藉此令官僚機制膨脹之用?
而政府不守量入為出哲學更大問題在於,會否出現大筆公帑變相向中國輸送而一無所得的情況。近年香港巨額盈餘下支持的各類無謂大白象基建,當中不少工程都由中國國有建築公司投得。而香港沒有自主移民政策,大部份由中國來的移民,都是由中國當局審批,香港政府只有接收的份兒,這也是葉劉淑儀作為前保安局局長、前入境事務處處長所熟知。
如果香港不守量入為出財政政策,會否有更多無謂基建,讓更多公帑流入中國國有建築公司口袋,而中國會否在審批移民,批出更多無力自理的移民,變相要香港納稅人代中國政府承擔福利責任,這是香港人一直最質疑之處。令人懷疑,葉劉淑儀是否要用香港人的財富,向北京拉票?這種不負責任的拉票方式,不是比民主政制下慷慨派錢給選民的拉票方式更不負責任嗎?
筆者雖是經濟上右派,但認為要守衞量入為出的制度,正正需要真正民主制度,因為只要大部份選民是納稅人,他們不會選出一些與自己的荷包對着幹的候選人,正如美國人最終選出特朗普做總統,因為他們相信特朗普和共和黨會守着他們的荷包。而8.31框架下的制度,特首候選人必須奉承北京,而北京出現經濟困難時,當然會想要一個會把香港人的錢向北輸送的候選人,屆時不成香港公共財政的災難才怪。因此,《基本法》107條是必須堅守,香港人亦必須明確向葉劉淑儀這類慷香港人之慨去拍北京馬屁的候選人說不。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