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選委應該怎樣攪局(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泛民選委應該怎樣攪局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距離投票選出下一任特首只有三個月,但到現在仍然未能確定有哪些人會參選,足以說明香港現行制度的荒謬。毋庸置疑,誰人最終能夠當上特首,北京的意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在投票選出選舉委員會之後,決定誰可以入閘參選,可說已經不完全由北京操控。如果能夠有效運用現時300多張民主派選票,仍有機會為未來的民主運動爭取最大的政治空間。
從政治現實看,這300多人難以造王,足以攪局,但就算要攪局,也要從長遠爭取較大空間及更廣闊可能性的角度出發,要爭取一些符合泛民主派及香港市民意願的項目加入參選者的政綱之中仍然是有可能的。如此,如果現在說到時一定會投白票,是十分愚蠢,而且有負市民期望。
現時清楚表明會參選的只有胡國興及葉劉淑儀。但從各種迹象看來,兩人都不是真命天子,甚至能否入閘也有疑問。胡國興的那一份政綱,無疑能夠反映香港很多市民的政治訴求,但北京肯定是難以接受。泛民中人也不表示看好,他要爭取足夠的提名可說是難以樂觀。
隨着梁振英被勸退,原本被指為北京Plan B的葉劉淑儀,不見得因此得益。正可能她自己也意識到並非北京的首選,因此她那份政綱處處清楚流露要討好北京。能否因此而改變北京的心意言之尚早,但葉劉淑儀完全漠視香港市民的政治訴求,看不到泛民主派的選委有甚麼理由要支持她參選。
在這個情況下,她只能約900名建制派選委中爭取支持,能否獲得足夠的提名存在明顯的風險,關鍵的因素應該是要看林鄭月娥會否出選。林鄭一旦決定參選,肯定會得到北京的支持。如果北京不想看到建制陣營攬炒或低票勝選,甚有可能最多只會讓兩位建制派參與這次特首選舉。假如林鄭肯定取得一個位,葉劉及參選機會頗大的曾俊華就只能兩個活一個。
假如葉劉淑儀及曾俊華都不是北京的首選,又假如北京仍然不願意看到多過兩個建制派的人出來競爭,那北京的唯一選擇便只能放棄葉劉淑儀。曾俊華已經辭去財政司長一職,現在才退出的機會不大。就算北京不全力支持他,他應該也不難從工商界及其他建制派選委中得到一定數量的支持。必要時,泛民的選委也較有可能考慮有條件地支持他。
理論上,泛民那300多名選委有足夠的票數提名兩人參與選舉。但他們絕對不應該為攪局而攪局,也不要愚蠢到把所有注碼押在兩個完全沒有希望的人身上。因此如果有必要的話,成全建制派的參選人中較溫和及有溝通空間的那一位,便是理性的選擇。如果要為某一位有機會的參選人湊足提名票數,這個人肯定不會是葉劉淑儀。
林鄭月娥會於稍後上京出席文化活動,但必然會藉這個機會確定會否參選。假如回港後確認宣佈,那葉劉淑儀將會再一次枉費心力,最終會重蹈上一屆覆轍,連入閘陪跑的機會也沒有。至於泛民主派選委是否應該成全曾俊華,就看一看他宣佈參選之後會如何回應香港市民的政治願望再說吧。
泛民主派的選委沒有必要妄想可以造王,但必須好好利用現有的選委人數,攪出一個能夠重新燃亮民主發展前景的局。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