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藥層層造假八成新藥不合格

試藥層層造假
八成新藥不合格

中國的新藥必須經過層層試藥程序,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才可上市。不過,為了讓新藥盡快面世或誇大療效,過程中涉及的藥廠、試藥機構、中介、醫院及試藥者等竟層層造假。有中介試藥者持假身份證,短期內多次試藥,甚至有中介教唆試藥者,把尿液分給另外三名試藥者過關,騙取試藥費。

內地的試藥流程,一般是由藥廠委託醫院轄下的試藥機構,在健康人類身上測試安全性。為節省人力資源,試藥機構會請中介代為招募試藥者,試藥者通過醫院的身體檢查後,便可參與試藥,獲得上千元的試藥費。有藥廠知情人士指,醫院非常樂意為藥廠進行臨床試驗,因為回報極高,包括獲得上百萬元的研究費用,醫生亦可作為研究成果發表論文。

沒如實滙報不良反應

至於最為關鍵的試藥環節,內地傳媒發現部份試藥機構為省錢而做手腳,如不按規範招募試藥者及不如實滙報不良反應,甚至有護士讓體重超標的試藥者通過篩選,影響臨床數據。
亦有不少招募試藥者的中介,為中介費袋袋平安而造假,不但為試藥者安排假身份證,方便短期內進行多次測試;又教唆一名試藥者,將尿液樣本分給另外三名因吸煙及服食藥物,而擔心不能通過尿液檢查的試藥者。

醫生準備為一名試藥者在背部施藥。互聯網

試藥者共用尿液樣本騙財

今年10月,《新京報》派記者放蛇當試藥者,在接受身體檢查時,另一名試藥者因無法即時排便,要求記者把部份大便樣本分給他,讓他可蒙混過關。
從藥物研發到上市,臨床試驗非常漫長,短則3至5年,長則10至20年,費用更是幾百萬至上億不等,知情人透露,藥廠為了縮短流程,盡快上市,或者誇大療效,可能夥同醫生或試藥機構造假。中國官方今年公佈調查,發現自去年7月以來,有超過8成新藥臨床測試數據不合格;而去年11月,北京巿更有五間醫院被評為最高等級的「三甲醫院」,因涉臨床試驗造假立案調查。
《新京報》

網民有話說


一個沒有誠信的社會,甚麼都造假!

醫院和學校已成全社會最黑暗的地方。

任何對醫生和教師的歌頌都是一種諷刺。

這些黑勢力與昔日731部隊何其相似!

比小日本還壞!

執法者工作鬆散,那違法者數量必然增加。

天朝的藥信不過,但又不給國外的藥進口,最終逼死的是窮苦百姓。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