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揭發,有36間幼稚園申請並獲批收取超過上限40元的報名費,費用由50元至3,700元不等,即最高超額92倍;其中有收過千元報名費的幼稚園因而錄得逾百萬元盈餘。申訴署狠批教育局四宗罪,不單審批過程鬆散兼無標準,對幼稚園有盈餘視若無睹,盲目批准申請。
記者:張文鈴
據教育局規例,幼稚園報名費上限定為40元,超過則須申請,獲批准後毋須逐年申請。截止今年4月,有36間幼稚園獲批收取超限報名費,佔全港約1,000間幼稚園的4%,報名費由50元至3,700元不等,當中17間幼稚園收取1,000元或以上。據幼稚園概覽資料顯示,收費最高的德瑞國際學校報名費達3,700元,香港學堂國際學校收3,000元。
申訴專員公署高級調查主任區詠儀表示,調查發現其中一間超限報名費的幼稚園收入總額遠超開支成本,盈餘過百萬元,而校舍佔地數千平方米,但仍報稱為收生租用場地及設施逾10萬元,又將設立網上報名系統約70萬元的一次性項目視為收生經常性開支,以及雙重計算教職員薪酬,但教育局仍批准該幼稚園申請超限報名費。
公署又批評,即使幼稚園如實告知教局有盈餘,「負責審批的各級職員卻居然視若無睹,盲目批准其申請,處事非常粗疏」。另有收取千元報名費的幼稚園連校長及老師薪酬也算進面試開支。
無質疑是否牟利
教育局解釋,釐定報名費上限的基本原則是容許幼稚園收取費用,以彌補報名和收生安排開支、費用須在合理水平,不會對家長構成太大負擔。局方又指,全港幼稚園屬私營,其收生情況及開支存在很大差異,難以簡單地劃一標準。
申訴專員劉燕卿則大數教育局四宗罪,包括審批制度欠嚴謹,準則不一和方法粗疏、沒有質疑幼稚園人手開支的計算方法及收取高昂報名費是否牟利,也沒嚴正處理超收個案。她指,最大問題是教育局從來無過問幼稚園如何使用報名費,對局方做法感匪夷所思。她促教育局盡快完成制訂具體審批指引、要求幼稚園說明預算開支詳情及提供實質證據,及規定未獲批幼稚園將超收費用發還給家長。
教育界立會議員葉建源批評「唔係幼稚園收費高,教育局都照批可也,反映把關鬆懈」。葉對幼稚園獲批准超收報名費後毋須再逐年申請有保留,「咁(審批)要好嚴謹」;當局應考慮設有效期限,「短期間有效,而唔係長時間唔使再申請」。教育局回覆指,會參考公署的建議,盡快完成制訂更具體的內部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