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升值中國成重災區(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美元升值中國成重災區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美元一枝獨秀,愛買外幣的小戶叫苦連天。不過,強美元對港人影響不算大,畢竟港元跟美元掛鈎,港人手上以港元資產為主(包括住宅單位),美元升值意味港人的身家在賬面上升值,若要套現到海外投資更是着數非常。
但對各國政府以至全球金融而言,美元獨強帶來的distortions及震盪卻不易應付,資金外流隨時引發重大的金融經濟危機。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美元轉強、資金大舉外流的「傑作」。印尼經濟因此衰退超過五年,多年經濟發展成果差點毀於一旦。
新一輪美元升勢並非針對新興市場,而是全球現象,從歐元到日圓都跌個不亦樂乎。但是,外匯市場向來大細超,發達國家貨幣即使出現危機或下跌也有一定限度,不會來個free fall。九十年代初歐洲出現金融震盪,多種貨幣包括英鎊受狙擊,英鎊忍痛退出歐洲匯率機制,但下跌一成半以後就穩定下來。6月英國脫歐公投出現爆冷結果,英鎊匯價登時從高位下跌,但同樣在下跌15%左右就基本穩定下來。
可新興市場貨幣卻不是那麼一回事。九七、九八年金融風暴期間,印尼盾一天就可以下跌15%,一個星期幣值可以下跌一半。即使是外匯豐厚的政府、實力雄厚的企業也難以對沖這樣驚人的跌幅,更不能止住由此引發的panic情緒。因此,美元升值對各國貨幣都有影響,但對新興經濟體殺傷力最大。
今次美元升勢還要注意「中國風險」。九七亞洲金融風暴中,中國是唯一不受影響的亞洲主要經濟體,但這一回中國政府對強美元走勢相當在意,官方新華社前幾天發表措詞強硬的文章,批評美國政府任由美元升值為全球經濟及各國政府帶來困難,敦促美國政府採取行動穩定升勢,減少全球金融動盪。
只是,美國政府對美元升跌向來採取benign neglect (闊佬懶理)的態度,不會受其他國家干預。中國官媒的惶急躁動改變不了美國的做法,只能凸顯強美元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及走資壓力非輕,隨時影響內地經濟金融穩定。應該看到,人民幣資本賬雖未開放,資金未完全自由流動,但內地企業其實有各種各樣的渠道,包括利用香港把資金(外匯)送走,避免人民幣貶值的損失。當美元持續走強,走資的誘因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也更大,隨時形成一個惡性的貶值循環。
也許人民幣不會像印尼盾般短期內大幅跌四、五成,但中國經濟長期受保護及控制,企業以至政府應對危機經驗有限,稍大的經濟金融震動便很容易把他們弄的焦頭爛額,去年A股股災越弄越糟就是最好例子。強美元令人民幣貶值、走資是直接損害銀行及金融系統穩定的大問題,北京官方只有更手忙腳亂,弄成更大危機,他們擔心中國成為美元升值風暴災區不是沒理由的。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