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棄鐵飯碗洗大餅 名校教師變提琴醫生

八方人物:
棄鐵飯碗洗大餅 名校教師變提琴醫生

做教師猶如手執鐵飯碗,曾在名校瑪利曼中學任教科學的黃文輝是教育碩士、考獲八級小提琴,10年前毅然放下教鞭,離開安穩厚職到上海、英國苦讀5年提琴復修冷門課程,為生計在中餐館「洗大餅」咬緊牙關,「提琴醫生」終在黃光燈下為提琴療傷,為自己圓夢。
「你做乜讀咁多書走去鬭木?」每次要向別人解釋職業,36歲的黃文輝少不免會遇上這些解釋不了的問題。出身小康的他畢業於聖保羅書院,在港大讀生物、擁有教育文憑和教育碩士,進入瑪利曼中學做教師兩年,原本離安逸、穩定之路不遠,他卻選擇離職追夢:「遞辭職信嗰日,校方都驚訝。」

黃文輝當樂器是藝術品,為客人細心復修提琴。朱永倫攝

「回望條路非常滿足」

「拉一把自己做嘅琴,係我最原始嘅夢想。」黃文輝明白學造琴、學修復提琴須由零開始,身邊人問他為甚麼要向安逸說再見?「因為對我嚟講,錢唔係最重要,如果30歲之前有個夢想你又唔完成,一路坐落去,就會離唔開呢個教席」。他形容自己「笨豬跳」,跳入一個未知數。
自言膽粗粗,結果他獲上海音樂學院取錄,讀提琴製作課程,一讀兩年,開始時學磨刀,一磨即見血,天氣凍、傷口久未癒合最難受;然後他赴英到國際知名的提琴學校Newark School of Violin Making多讀3年,並到中餐館洗碗維生,難過時會問自己:「話晒香港大學碩士畢業,做乜我會喺度洗大餅?」
5年苦讀,他遇上音樂界老前輩,對方建議他開工作室替人復修提琴,令他未做提琴醫生前先要學做生意,賬目既真實且嚇人:「試過扣晒租金之後,收入得4位數字、甚至3位數字。」
經前輩介紹提琴教師、學生,實現夢想甘苦夾雜,「回望呢條路係非常滿足,發現原來呢個世界好大,我發夢都冇諗過會遇到嘅人、事,又會遇到好出名嘅音樂家、提琴家,製琴科學家,甚至係拍賣行、博物館」。依他所知,在香港從事提琴復修只有約6人。
提琴復修,費用由100元至無上限,有時還高於買新琴,黃文輝指,提琴復修可保養客人心愛的、具歷史價值、由名家製造、或著名音樂家家演奏過的提琴,這與扔舊買新無關:「我會當提琴係一件藝術品,正如畢加索嘅畫,你唔會因為佢再冇觀賞價值而掉咗佢。」
■記者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