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戴志華夫婦涉以假資料提交規劃申請早有前科,《蘋果》調查發現,二人過去6年三度以加拿大聯合教會分支的虛假名義,向城規會申請在同一地段興建教堂,其中兩次獲批;成功改劃用途後,戴妻就向戴志華曾任董事的財務公司抵押這幅僅以30萬元買入的地皮,一舉借走600萬元,地皮升值高達19倍。
戴志華和其妻鄺麗華的數項城規申請均利用3間不同公司以掩飾身份,2007年買入地皮的是在薩摩亞註冊的Mascot Enterprise Limited(MEL);向城規會申請建教堂就用名字有基督教色彩、但註冊地不詳的United Christian Faith Limited(UCF);在城規會處理申請,就交由在香港註冊的達威顧問負責,UCF就毋須派人出席會議,方便隱藏身份。
三公司層層授權,戴志華本月初在城規會會議代表達威時亦稱UCF為其「客戶」。不過,記者翻查多份文件及對照簽名,發現鄺麗華分別是三公司的董事、簽名代表及唯一股東,即背後同由戴氏夫婦掌控。
向有聯繫財仔抵押
MEL於2010年首次申請改劃用途,UCF以加拿大聯合教會分支名義申請建教堂但被否決;2013年縮減規模捲土重來,並以規劃申請形式提出,獲城規會批准。UCF翌年再申請改劃用途,在文件中表明興建教堂需2.5億元,但之前獲批的規劃許可並不反映地皮長遠用途,難以向銀行融資,因此申請將土地由休憩用地改劃成政府、機構和社區(GIC)用途,同樣獲批。MEL尚未向地政總署申請或補地價,就將地皮抵押,由鄺麗華以個人名義申請貸款,成功套現600萬元。
批出貸款的是均來財務,曾屬戴氏家族公司均來集團,戴志華亦曾任均來財務董事。均來財務現時由上市公司美建集團全資擁有,但美建與戴氏仍有合作關係,美建持股七成的物業發展公司凱帆發展,登記地址與達威顧問相同,鄺麗華和戴志華兒子戴維恩均是董事。
立法會議員姚松炎指,休憩用地和GIC用地的價值相差很遠,因為休憩用地不能帶來收入,GIC用途雖不能建商住項目,但同樣可以有收入,「國際學校收幾百學生,每人幾百萬債券,收入可以好大」。本報記者到訪達威顧問辦公室,但無人應門,留下名片後未獲回覆。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