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生態價值僅次米埔的沙螺洞,發展、保育拉鋸37年皆無結果。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董事方松鏗透露,由特首梁振英、前布政司鍾逸傑設立的鄉郊發展基金在2012年游說他非原址換地,他答允後與環境局、漁護署商討,惟當局拖延多年,至今無回音,加上近年幾度因村民的非法破壞被政府控告,感意興闌珊,強調半年內會賣地退場。學者形容,若賣地等於宣告沙螺洞生態死亡。
記者:廖梓霖
被政府列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2004年被列入新保育政策、優先保育的沙螺洞,由沙螺洞發展有限公司擁有95%土地。一直低調的公司董事方松鏗聯絡記者控訴。方指,2012年鍾逸傑向他發信,建議他向政府申請非原址換地,以大埔汀角路一幅堆填區土地作交換,發展高爾夫球場,將其擁有的沙螺洞業權交予政府保育。當時環境局長黃錦星、副局長陸恭蕙曾與方會面數遍贊成提案,由於發展局不願交地,計劃拖延至今。
投訴非法耕種反被控
方指他今年6月透過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向梁振英和行會提交呈請書,要求政府落實非原址換地,行會秘書處卻指不會討論該項目。他慨嘆多年來爭取發展或保育沙螺洞皆無果,已心灰意冷,斥梁及現屆政府「只係識搞政治,其他乜都唔理」,逼其離場。他續稱一些村民近年在沙螺洞非法耕種、開墾土地,惟警方卻不理舉報;向地政署投訴後,更反被署方控告,至今已收到6至7張告票要求還原土地。方稱給予當局半年限期,若非原址換地無回音將賣出擁有的沙螺洞土地,「如果有發展商覺得搞得掂,佢哋去做,村民想起樓就買地自己起」。
沙螺洞張屋村原居民代表張永強指沙螺洞交通不便,對村民而言回購發展商土地已沒吸引力,惟他透露有10多名村民在去年已申請在鄉村式發展土地建屋,「係好難批,但大家都想排住隊」。
張達明指非原址換地講求跨部門合作,質疑政府無人願拍板。張又稱若方賣地,未來沙螺洞業權分散將難以保育,等於宣佈沙螺洞生態死亡。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若原居民或其他發展商將來購入沙螺洞土地,或增加套丁及破壞生態機會,促政府主動回購。測量師陳超國指以農地地價計算,估計只能以300元一呎以下出售。
環境局、漁護署稱仍研究發展商在沙螺洞提出的公私營計劃方案,完成研究後會盡快處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