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外滙儲備已跌至近3萬億美元關口,防走資為中央目前最關注的議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央行貨幣委員會前委員余永定昨坦言,面對人民幣貶值,中國更需要保外滙儲備,而不是保滙率。
余永定出席內地《環球時報2017年會》時表示,長遠而言,人民幣滙率不會引起太大問題,如果死守住滙率,外滙儲備將越來越少,當外滙儲備跌破某一個門檻時,市場便會更加恐慌,貶值壓力將更大。因此倒不如「放開它」,不要讓人民幣貶值成為包袱,認為雖然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值得冒險。余永定認為盡可能不要干預外滙市場,應該讓「靈活一點」,該升時讓它升,該貶時讓它貶。
另外,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出席另一演講時亦提到,由於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極有可能推出一些財政刺激政策,加上聯儲局會適當加快加息步伐,令全球金融產品的利率都往上走,到時人民幣壓力可能更大,他指央行目前人民幣存量達21萬億美元,但外儲僅得3萬億美元,因此必須嚴格管控跨境資金流動,遏制人民幣換成美元的投資需求,因為如果人民幣貶值預期一旦形成的話,將會「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