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極端天氣出現次數越來越頻密,土力工程處發現本港破紀錄連續近8年無出現致命山泥傾瀉事故,但是每小時錄得破紀錄雨量的情況越來越密,雨量越來越高,更連續兩年反常地在旱季錄得大暴雨。
分區警報難推行
處方曾經研究推行局部地區性山泥傾瀉警報的可行性,但是技術未成熟,暫時只能從防治工程着手,提醒市民居安思危。
土力工程處處長汪學寧指截至今年底本港已連續第8年無發生致命山泥傾瀉,打破以往6年紀錄。但他同時指香港正面對前所未有挑戰,憂慮山泥傾瀉風險如睡獅,「只可以壓制住,𠵱家好似醒醒哋」。
他指按每小時最高雨量計算,近年破紀錄次數越來越密,雨量由1966年108毫米急升至2008年145毫米;大暴雨更連續兩年反常地在旱季發生,如2015年10月西貢的暴雨及今年10月黑雨時柴灣的大暴雨亦是在旱季發生。
汪指已用天文台實時資訊決定是否發山泥傾瀉警告,處方曾經考慮作分區警報,但分區雨量預測仍有一定誤差。
他直言天然山坡山泥傾瀉風險增加,比人造斜坡更高。現時一般隔15至20年發生一次嚴重山泥傾瀉,如對上2008年曾出現大型山泥傾瀉,料現時風險不大。
不過,汪學寧擔心極端氣候令山泥傾瀉次數加密,尤其長泥石流會流入市區,籲市民在山泥傾瀉警告期間不要去山澗及到高地暫避。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