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魔」又現身,公用股今年起連續八個月的大升市終止,上周四公用股分類指數更跌至九個月低並全數蒸發今年升幅,但同時成為長線投資者心郁撈底的誘因。今期〈投資導航〉綜合五大公用股的派息、今年走勢及大行意見三大因素,歸納出各股的追揸沽選擇,當中值博率最高者,應為長建(1038)及電能(006)。
五大公用股除長建及電能外,還包括中電(002)、煤氣(003)及港燈(2638)。當中累計今年變幅最重傷者為長建,受累英國脫歐影響,截至上周四止仍有11.4%跌幅,但因而再承受較大沽壓的機會亦不大。按彭博資訊數據顯示,長建目前股息率達3.4厘,仍處吸引水平,加上主席李澤鉅曾在現水平增持及集團有併購憧憬,長線買入具有一定防守性。
煤氣業務潛力有限
至於一度同受脫歐拖累的電能,雖然累計今年股價跌幅已大收窄至約2%,但多間大行如摩通、滙證及麥格理等,均相信電能持有的570億元可觀淨現金,足夠分派予股東作特別息,而彭博顯示其股息率仍有3.9厘,為五大公用股中第二高,單計利息的潛在回報,已具一定值博率。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指,雖然本港暫時未能加息,但息口敏感的公用股短期仍可能有沽壓,不宜急於低吸,但個別股份派息或會增加,只要美國加息步伐不太密,這類股份問題不大。
相反,在加息步伐加快預期下,麥格理早前有報告指,最傳統收息股中電及煤氣的業務增長潛力有限,因此走勢與加息的關聯度最大,前者更受准許利潤預期由9.99%下調至8.5%影響,走勢大有機會跑輸。
事實上,中電今季已調整8.8%,但累計今年升幅仍有11%,獲利盤湧現的誘因仍大;至於煤氣今年跌0.1%,表現一般,股息率亦只有2.4厘,為五股中最低,低撈的吸引力不大。
港燈息率高達6.1厘
至於今季累計大瀉14.2%的港燈,股價重返年初水平,表現最弱勢。瑞信估計每加息25點子對集團每股盈利有3%的負面影響,但大和指集團最近的電費回扣只是一次性,而基本電費實質上調3.2%,影響正面,因此不宜太淡,評級仍為「持有」。按集團股息率看,目前比率高達6.1厘,為同業中最高水平,加上股價已錄一定跌幅,持貨者宜先觀望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