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少人喜歡打邊爐,但小心因心急進食而吃未煮熟食物,致病從口入。腸胃肝臟科醫生指出,貝殼類海產、豬膶及生雞蛋均是打邊爐高危未煮熟食物,吃下隨時引致食物中毒,或感染甲型肝炎與戊型肝炎等病毒。
記者:梁麗兒
衞生防護中心數字顯示,今年截至10月31日共有172宗食物中毒個案,其中45宗為確診個案,包括有1宗曾進食火鍋,共3人受影響,與諾如病毒有關。另外,今年截至11月28日,共錄得85宗甲型肝炎及87宗戊型肝炎感染。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姚志謙表示,打邊爐食物無清洗乾淨或未煮熟,易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患者可於進食後6至48小時內,出現發燒、嘔吐、腹痛及腹瀉等腸胃炎症狀,嚴重可屙出血、脫水或貧血入院。
肝炎感染的致病元凶多為貝殼類海產及豬膶,如扁貝或珊瑚蚌若未煮熟可致甲肝或戊肝;豬膶無徹底煮熟則可引致戊肝。肝炎病發時間一般長達4至6星期,患者未必會想起出事與打邊爐有關。初時症狀包括嘔吐、上腹不適,之後變成黃疸、小便茶色、易攰及食慾不振,一般需要2至3個月才康復,對患者生活帶來困擾。
姚指,但有少數患者會惡化成急性肝衰竭,嚴重需要換肝,本身已為乙肝帶病毒或患脂肪肝人士尤其高危,孕婦染上戊肝也增加流產風險,故打邊爐更要注重衞生,兒童及長者等體弱人士都要留意。
不少人誤以為食物變色即代表煮熟,姚指,其實內裡可能仍未熟透,水溫其實要高達攝氏80至90度才能煮熟食物,故建議食物一定要煮較長時間。以蝦為例,即使已轉紅也不宜食用,建議要多煮5分鐘。切片豬膶至少要煮3至5分鐘才熟,視乎厚度或需更長時間。貝殼類海產要加熱到攝氏90度及持續1.5分鐘烹調,才能殺死其甲肝病毒,建議要用熱水煮至外殼打開後,再煮3至5分鐘。
生雞蛋為常用的打邊爐蘸醬,但姚指,要留意食生雞蛋有一定感染風險,包括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孕婦、長期病患最好避免。一般人建議選購曾進行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的雞蛋,通常在超市有售。購買時可留意包裝。生蔥也有機會受不潔水源污染,孕婦、慢性病患者最好避免食用。
姚又提醒打邊爐常見陷阱,包括使用同一對筷子夾生熟食物,或一邊放未煮熟食物尤其肥牛入鍋內,一邊從鍋內夾走熟食等都應盡量避免,以防交叉污染。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