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那把劍 - 楊靜

緬懷那把劍 - 楊靜

在新寶趕上看最後一場《三少爺的劍》。不知哪年起,再難認真看部商業片。邊看邊調侃,或是散場後在fb、微博調侃,本身已是看片一部分。導演監製也心知肚明,明知立不住的地方因為可能會成為cult,特登流出破綻來,將錯就錯,來不及等你罵,他早已把傷口暴露給你看,再難說是誰利用了誰。
回家把楚原版找出來看過,古龍的台詞總是一樣生硬、故弄玄虛,但70年代爾冬陞和余安安們說出來就要一板一眼,到林更新和何潤東就不得不精神分裂——這分鐘還瘋瘋癲癲,互相打量的眼神裏都有副看客神態;下分鐘就不得不穿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長衫,拯救「苦海」蒼生。
演員演得出戲,卻並非技藝不精,也不是欠缺誠意。若非這小丑角色,我想不到何潤東是會演戲的。也許因為古老時代,電影只是電影,故事閉合於影院內一個半鐘;明星更像明星,常人只得驚鴻一瞥。今天娛樂產業全面真人秀化,電影不比廣告和綜藝節目更了不起,我們看到的不是林更新演的謝曉峰,而是林更新在演謝曉峰。
但電影絕非不好看,佈景、特效、化妝、選角還有打鬥都極具觀賞性。只不過要說新版《三少爺的劍》是再把故事講一遍,倒不如將其看做是對武俠片本身的懷念和致敬。40年前邵氏多用虛景力求寫意,油漆般鮮艷的血色又提醒人這是幻想世界。今天資本強大、技術繁榮、內地外景全開,燕十三沉劍碧水湖時清晰可見交織的水草和草下的淤泥,神劍山莊佈陣的大堂氣勢的確雄渾,妓院姑娘每一個都妝容精緻,小山眉和低胸裙襯着雪白的面總讓人想多看幾眼,兩個女主角面孔寡淡清麗,畫不同的妝就是不同味道的臉,舞台味十足;大反派雌雄交替的面具衣衫還有聲音想來是徐克的創意,和囚禁小倩的姥姥應是親戚。同去的朋友直言這幾年甄子丹片看得多,到打戲就想快進,可這次片尾對決實在太美,目不轉睛。
謝曉峰不重要、慕容秋荻不重要,苦海鎮其他人都是super flat的平面人,但他們寄身的世界是吸引人的——以前拍電影是為了講個故事,今天講故事是為了拍個武俠電影,變了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