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希望特首候選人,把那些無謂的競選宣言、空洞的願景,統統回收。
我只希望候選人可以陪着一位老伯伯,慢慢走向公眾,面對全港,沉穩自信的說一聲:「如果我做了特首,保證香港人,包括這位自食其力的清潔伯伯,毋須再瞓街。」
一個70歲的清潔工人,工資連長者津貼每月約9千元,卻仍然要露宿街頭,因為無法負擔高昂租金。那是一個很簡單的兩難問題:有得住無得食,露宿無溫暖卻有飽,租房卻怕要餓死斗室。
未來特首,你知道這位70歲的清潔工人遭遇,其實反映了香港複雜的社會難題嗎?
70歲仍要做清潔工人,不能說是為興趣吧?唔搵無得食,這是全民退休保障的課題。
70歲伯伯自食其力,不依靠政府。這是政府長期以來抹黑「綜援養懶人」的輿論宣傳收到成效,香港老人家不想被人嘲笑,辛苦自己,又替政府「省了」福利開支。政府的福利政策,要改變傳統思維。
香港一間劏房要4至5千元,簡直劏人,而且環境擠迫惡劣,才迫使清潔伯伯寧可瞓街。
香港人愈住愈細愈住愈貴,所謂辣招壓抑樓價,其實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和尊嚴也被壓抑。
長者露宿的問題驚動了台灣的傳媒,記者留下了這麼一句: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窮人和其他人,「像不同世界的個體,卻又平行的,活在同一個天空下。」
日本電影《你的名字》,兩個主角就是來自不同時空,有3年的時差,結果無法「實際」接觸;同樣,香港的窮人和富人,似乎有着不止3年的時差,可能是「一世」。窮一世之力,也難企及富人的日常生活。
候選人們,毋須誇誇其談,只問你能否把香港人拉回到同一個時空下生活?如果可以,你的名字,自然便會是「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