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日日吞辣條乳酸飲品2歲仔腎膀胱都結石

【動畫】日日吞辣條乳酸飲品
2歲仔腎膀胱都結石

四川一名2歲男童強強(化名),與5歲哥哥都是留守兒童,由鄉間的爺爺嫲嫲照顧。哥哥幾乎每日都買各種辣條和強強「分享」,而弟弟也特別愛喝一種乳酸兒童飲料,一日至少1樽,沒人看管時更會喝3至4樽。今年5月,強強出現尿血症狀,由於不太會說話表達,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膀胱生結石。強強本月4日住進四川省結石病醫院超聲波檢查,除了膀胱有結石外,左腎還有一粒結石。

四川結石病醫院泌尿二科主診醫生孫劍鴻推測,強強患結石應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辣條多是豆製品,高鹽、高糖、高脂肪,加上孩子愛喝高糖飲料,含有添加劑,乳類成份少,孩子把飲料當成水喝,飲水量相應減少,沉積在體內的結晶越來越多,就形成結石。彩色超聲波檢查結果顯示,強強的膀胱有一粒1.3×0.7厘米的結石,卡在1.2×0.2厘米左右大小的尿道口;而左腎則長有一粒0.6×0.6厘米的腎石。

孫劍鴻醫生考慮到強強年齡太小,器官結構遠小於成人,上周六採取纖細的輸尿管鏡,代替粗大的膀胱鏡,經孩子尿道入膀胱,將結石粉碎並取出。「對其左腎結石,目前是觀察、預防,只要它不發生梗阻、不繼續長大,可以等孩子長大些再處理。」

檢測結果顯示,結石成份單一,僅檢測出尿酸類的「尿酸鈉」,這類尿酸結石,常發生在痛風患者、肥胖者或是愛喝啤酒、吃海鮮的成年人身上,2歲的強強則因吃了辣條和乳酸飲品致病。醫生解釋:「5歲的哥哥已有自我意識,口渴會主動喝水,但強強太小,全靠大人照顧,也不會主動飲水。」他建議,出院後強強要多喝水、少吃零食,特別是不能把飲料當成水喝,每天食用食鹽不超過5克,忌食味精和雞精。

香港泌尿科專科醫生郭家麒向《蘋果》記者表示,孩童生結石的情況比較罕見,還要看孩童本身有否先天性疾病。如果孩童經常進食一些高草酸、高尿酸、高鈣、阿摩尼亞等物質,而沒有足夠水份清除排走這些物質,是有機會生結石。

他認為,如果該內地男童完全不喝水,只喝乳酸飲料,當中提及的物質積聚到一定濃度,都會生結石。膀胱結石通常用微創手術,或內窺鏡取走,腎石一般使用體外碎石,但2歲病童則未能進行這種方法,只能夠接受微創手術使用腎鏡取石,對病童的風險和創傷比較大。

他建議,孩童每日需要喝充足的水,避免進食精製食品,內裡含有不含比例的礦物質,例如鈣或草酸鹽,或不含比例的鹽份,還加上添加劑和防腐劑,而乳酸飲料也不太健康,加入大量的糖份,導致蛀牙或引發糖尿病,對2歲幼童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四川《成都商報》/《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