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何處是吾鄉 - 鄧達智

餘生何處是吾鄉 - 鄧達智

席間雲翔問答遊戲:餘生那裏度過?
十個港人,雲翔先答墨爾本。
兩個答台北。
一個答台中。
一個答曼谷。
一個答東京。
兩個紐約(是紐約、不是美國。)
一個答香港。
一個托斯干納;無人答歐洲國家、除了我。
也是一種港人標準,回歸快二十年,港人棄港!
選香港的朋友是從來微笑看人生;老友記黃惠康醫生。
至奇妙,香港人具備跳船移民他鄉這份力量全靠:香港為我們生金蛋,無論那蛋大與小,總之話走就走,變身能力極強,換轉其他國家地區人民,未必抱擁如此方便。
「下一步台灣」幾乎成為今天一種港人態度。
喜歡台灣是肯定的,可想都沒想過在台灣度過餘生的可能性。
甚至京都、亞洲終極至愛城市,有條有理、精緻無倫;只適宜間中投宿,太豐富、教長期住下來者窒息。
Orientation不一樣,亞洲除了自家香港,想不出那裏更符合自己境況與情緒。
真要香港以外選亞洲地區?擁有貼地生活,明亮慵懶帶人氣;首推檳城。
檳榔嶼英殖遺風可算吸引元素?不在話下的當然!
一直以為自己與新界老家不離不棄。
看着近年環境大幅度變更,過去熟悉的鄉村韻味氣弱柔絲,面貌豈止模糊?簡直大勢已去,無家可歸!
本來平伏安穩的心、構思去意漸濃。
缺山地貌不會是自己選擇,多倫多、上海之類平坦地域想也不用想。在海的不遠處成長,選歸宿,當必靠海。意大利中部丘陵山岳、海洋湖沼無不俱備。歷史人文豐盛;最重要,靠近擲地有聲名城,卻不缺乏綠野鄉間,既方便亦寧謐,自少年初探,不斷重來,不止熟悉,處身其間沒感覺自己是遊客、是過客、是異鄉人非常重要。
能住下來,視這片土地為吾鄉,與本來居民相處不覺自己身份是異類,你的餘生才算找對正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