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做金融很無聊,我想要創造(Create)一種東西,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到的!」土生土長的紐約人Brian Goldberg訴說他的創業故事,但大家可能更熟悉他的中文名字:金伯亮!曾合資格當奧運雪橇運動員,當過體育記者、轉行金融業,在香港、台灣的投資銀行工作了十多年,現在記者卻在紐約布賴恩特公園(Bryant Park)的看到他在煎餅!他正不亦樂乎地經營自家的「老金煎餅」,一份高達10美元(約78港元)一天可以賣出600多個!甚麼煎餅這麼好吃?
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
「我自己本身就很愛吃煎餅,它有點脆、有點軟、有點酸、有點咸、有點辣,融合了很多種味道,口感非常豐富,讓人很滿足!」談到為甚麼要拋棄投資銀行的「金飯碗」轉行賣煎餅,老金說,自己曾在中國留學,離開以後對中國天津傳統的「煎餅果子」念念不忘。十多年前,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期間的商業策劃案,就是以「做煎餅」為主題。當時的他做夢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策劃案如今可以變成紅遍紐約的「大生意」,連CNN、CNBC等主流電視台也有採訪。
對於自己現在的職業,他表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創造自己喜歡的食物,感到非常幸福和滿足:「一直以來我都想要自己創業,在投資銀行雖然相對來說收入比較穩定,但我總覺得缺乏創意和創新,我總是在重複同樣的生活。」因此,學習漢語言文學出身的他,從職業的奧林匹克運動員,到退役后做體育記者,再學習商業、股票交易轉投金融,再到現在在公園裏的煎餅攤檔,老金認為每個人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也身體力行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尋甚麼是最適合自己的。
其實,「老金煎餅」的第一家店在香港,當時便吸引了眾多客人,還為許多大公司辦「煎餅晚會」。但如今他已把自己的「煎餅車」推回紐約,他認為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更感興趣。老金介紹說,煎餅果子最早起源於中國天津,後來的售賣方式是中國特有的「小販車」,攤煎餅的手藝人會在單車上搭起玻璃罩,即場賣給沿路上的途人。但老金的夢想不止這麼簡單,很快他的「老金煎餅」實體店就要在曼哈頓開張了,客人想吃煎餅將不再是一件需要碰運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