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薯仔、黨參養血 改善怕冷

紅豆、薯仔、黨參養血 改善怕冷

【本報訊】有些人特別怕冷,稍有涼意便出動大褸毛衣,亦有人禦寒力甚佳,寒風凜凜仍穿單薄衣物。中醫師指怕冷是因體內陽氣不足,陽氣無法運行全身導致手足冰冷,無法抵禦寒邪。怕冷者多為陽虛及血虛體質人士,可進食溫經養血及補脾益氣的食材,如紅豆、黑木耳、薯仔及黨參,也可按壓腳部的足三里及湧泉穴,增強血氣運行。
註冊中醫師宋芷昕表示,陽氣能夠溫暖身體,陽虛則寒,陽氣便無法運行到手腳等部位,出現手足冰冷及怕冷問題。不少人以為脂肪有助保暖,但肥胖人士亦怕冷。原來怕冷是源於體質而非肥瘦,只要屬陽虛體質,便較難抵禦寒氣。
陽虛人士即使在春夏季節,也易感寒意,平日喜飲熱飲,覺得較舒服,脾胃虛寒者進食生冷食物更會腹瀉不適。宋建議陽虛人士適合進食補脾益氣的食材如番薯、薯仔、黃芪及黨參等,每周可飲用一至兩次參芪圓肉茶,溫補心脾。

按足三里 湧泉穴 暖身

除陽虛人士外,血虛者也怕冷,症狀包括血氣運行不佳,易頭暈眼花、臉色帶黃及經量少,當中尤以女士較多。宋稱,血虛人士可多吃有補血功效的紅豆、紅腰豆、黑木耳、番茄、紅棗、當歸,並建議冬天時飲用當歸羊肉湯,有溫經養血的作用。
宋指每逢冬天均有陽虛及血虛人士求診,除可在食療入手,平日也要睡眠充足及適當運動,注重保暖及預防感冒,入睡前可以熱水浸腳促進血液循環,也可按壓腳部足三里及湧泉穴,有助溫暖身體,改善手足冰冷。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外膝眼以下3吋位置,湧泉穴則位於足底正中間,按壓兩個穴位5至10分鐘已具效果。
■記者伍雅謙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