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好打得」,如果和只懂躲在她身後見記者的吳得掂相比,這個奶媽絕對好打得。不過,如果和土豪鄉紳相比,她處理城鄉僭建的手法大細超,似乎在新界土著面前,她不怎麼打得。
她的外形當然比掃把頭順眼,但實在難以說出像周光暉所言的「才女美女」。
「官到無求膽自大」是她的金句,也是令許多人覺得她官僚護短。
但今天重溫金句,卻覺得非常諷刺。當日輿論指,「官到無求」四字其實是說給梁振英聽,好讓這位老闆不會顧忌自己搶飯碗。
但今天自打嘴巴,說好的無求呢?
其實人望高處很正常,「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可能有一個文員說自己終極目標就是做文員吧?
可是我們身處中國人的社會,「野心」是我們的罪名。所以為甚麼中國歷史總要出現那些「黃袍加身」或者「勸進」的鬧劇,便是傳統上,我們不接受那些一心一意要當皇帝的人物,我們最愛「眾望所歸,順應民心,勉為其難」的「謙虛」。
所以林鄭表示自己重新考慮角逐特首寶座的理由,也很巧妙。
因為梁振英DQ所以才出來為香港服務,潛台詞還是表示自己的「忠貞」:我不似曾俊華,不顧政治倫理擺明車馬和老細爭位。我是等到老細唔玩,我才被動出山。
而且,她考慮參選的因素,居然是能否延續梁振英治港的政策,仿佛她是CY代言人,要完成遺志。背後訊息都是要表明,自己無野心,梁規林鄭隨矣。
她不斷強調自己從未為特首選舉做一丁點的準備,則未免太過着跡了。
一個從無為特首做準備的人,又豈能如此迅速的在梁振英DQ後便作出決定呢?
或許她的不準備,其實才是最大的準備。她是「好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