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沽空機構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再出手狙擊,昨發表報告質疑中國信貸(8207)交易疑有問題,誤導投資者。匿名分析指其股價只值0.17元,予強烈沽售評級,該股昨於開市後兩個小時停牌止血,但股價已急瀉5.33%至0.71元。
中國信貸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彭耀傑對本報表示,股份停牌是公司主動要求,管理層昨早判斷,沽空報告已傳遍資本市場,因此決定停牌以待刊發澄清公告,保障投資者利益。
彭指,目前正收集資料、證據,再呈交聯交所。由於部份資料屬2012、2013年交易,「需要多些時間把資料調出來」,多數在他加入董事會前發生,亦需要時間了解當時交易內容,現階段無可公佈。他表示,公司就停牌一事僅與聯交所接觸,未與證監會交涉。
據沽空報告指,中國信貸一系列交易均有問題。其中公司最大單交易,即2016年4月斥8.56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上海即富35%股權,公司聲稱賣方為獨立第三方。但報告指,由中國信貸非執董張振新出任董事長的中國先鋒金融集團,曾投資上海即富,故賣方實際上存在未被披露的關連方。
另一項2013年12月的交易則涉嫌蓄意誇大物業估值。中國信貸向一名違約債仔,以3.96億元收購上海物業,隨後三周即錄得估值溢利7,600萬元,相當於公司當年稅前利潤37%。中國信貸指透過內部評估,得出3.96億元估值,不過據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資料,國家級估值師於交易前六個月,評估物業價值僅2.44億元。匿名分析相信,此反映交易背後真正動機是輸出公司資金,並誇大盈利。
報告最後指出,中國信貸疑操控股價,才能達到以2017年盈利預測計、高達45倍的市盈率,遠高於同業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