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西洋菜街街頭活動眾多,這日有人擺下擂台陣蒙眼玩象棋,現場有不少中年男士圍觀,連小朋友都想挑機。細心看,咦?枱上有枝盲公竹,還有盲人專用的棋盤,原來挑機者,是只得一成視力的楊恩華。
只得19歲的楊恩華來自哈爾濱,是位猛人。今年分別奪得全港個人公開賽中學組第6名,及廣州第六屆南粵獅聲盃,視障象棋比賽第5名,在象棋界爆紅,但原來他兩年前才認真開始學象棋。
他的視障學校內有四大象棋高手,頗為自負,有次遇到同是視障人士的老師,竟自誇棋藝在他們之上,他們一伙當然不服,就決定來個比試。怎知,不消三十分鐘,四人全軍覆沒。自此楊恩華每天都上網背棋譜,找人對戰,一年內就下棋一千局。楊恩華贏了當中三百盤,但輸了七百多盤,記錄不太風光喎,他偷笑:「後來我刪了這個用戶。」成功當然要經歷挫折,但令他進步神速的,是在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遇上導師,幫他打通任督二脈。
視障象棋義工導師黎明自小醉心象棋,曾任中學老師,現職為大律師,仍非常積極推廣象棋。有次他在律師樓遇到一位有視力障礙的見習生,他又想學習象棋,他於是托人買了一副視障象棋,才開始他的視障象棋導師之路。
教象棋上最大問題是溝通,視力正常的黎明,從不了解視障人士的感官角度,「最先要克服的,是交代棋子的分佈,學生從書及棋譜上是學不到的。」其次是視障人士學習較慢,雖然象棋位置有術語,如卧槽位、釣魚位及高釣位,但他們連學術語都要花較多時間,於是他研究了一套坐標,讓他們更快更準確表達位置,教殘局殺著時學習效果特別顯著。楊恩華學習下棋的殺著及知道每步棋的作用,才令他增加對象棋的理解,而非盲目背誦。
那次旺角街頭挑機的挑戰者單生,他在初段正常下棋,後段一試蒙眼下棋,充分感受到困難之處,「我要再摸棋,因為我都不太記得自己的棋在那裏,所以覺得楊恩華很厲害,知道全個盤面及記得所有棋的位置。」單生最後輸了,但仍有點陶醉於棋局之中。
古時下棋又叫手談,即不需說話也有精神上交流。楊恩華不怕輸給健視人仕,其實只是想有人陪:「我都希望可以多點健視人士與我們視障人士捉棋。」
記者:鍾溥敏
攝影:黃子偉、周芝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