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的老生常談是「攻擊贏球賽,防守贏冠軍」,球評或老球迷都懂說防守有多重要。事實是籃球場上,攻擊好手與防守高手相比,待遇和曝光率永遠不公平,攻總比守搶眼耀目,市場價值也更大,這是無可改變的現實。
今日NBA聯盟常被批評娛樂性太重,所謂「娛樂性」就是進攻,如調整出有利攻方的規則,但細想又無可厚非。大家看球有多少時間盯着守方看?交叉運球逢人過人、三分遠程炮轟、猛烈空中入樽……攻擊動作和技巧,視覺上就是比防守好看悅目──你有幾次見過YouTube會有球星防守精華剪接Mix?一場雙方守強於攻、60幾分對70幾分的比賽,恐怕沒多少觀眾能真心欣賞。
球星待遇亦然。像K艾榮、夏登這些攻擊遠勝防守的球星,都出個人簽名球鞋了,若有球員實力跟他們一樣但攻守互易,有多大機會走紅?一個封阻高手,一場三、四次「火鍋」已非常厲害了,實際對敵軍構成的心理威脅更大,但這威脅是看不見的;一個主力射手,球迷場場至少可見他十次八次表演美技,搶眼程度是無法相比的。也許球場就是現實縮影。楚漢爭雄,劉邦稱帝論功行賞,人人想起用兵如神、前線無敵的名將韓信,卻不會想起維持後勤源源不絕、要糧有糧要兵有兵的蕭何。但劉邦始終是個出色的球隊總裁,力排眾議,才給蕭何封了個第一功臣。
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