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工作量多兩倍致「滑鼠手」女牙醫向衞署索償3,400萬

指工作量多兩倍致「滑鼠手」
女牙醫向衞署索償3,400萬

【本報訊】衞生署前女牙醫稱早年在北區醫院工作期間,要負責大量剝牙手術,工作量較其他醫生多兩倍,導致右手勞損,出現俗稱「滑鼠手」的腕管綜合症,無法做手術;首次放病假後卻被安排連續做3個手術,令她病情加劇,38歲便被衞生署飭令提早退休。她為事件身心受創,又找不到牙醫工作,入稟向衞生署索償3,400萬元。事隔十多年,案件昨終開審。
記者:蔡少玲

正修讀神學的原告楊麗萍(50歲)於1997年2月入職昨生署,1998至1999年間在北區醫院工作。原告一方庭上稱,原告於1998年發現右手毛病,經診斷證實患上滑鼠手,1999年10月她獲批3周病假,惟返回崗位即被安排於一個上午連做3個手術,令她傷勢加劇。
2000年原告被調離北區醫院,2002年她不獲批病假,11月起要放無薪病假,她為此患上抑鬱,要接受治療。2004年6月,她獲得近80萬元僱員賠償,但亦在同年,她被署方飭令提早退休,之後一直未找到牙醫工作。原告一方指,比對另外兩家醫院的牙醫工作量,原告明顯多兩倍,但署方沒採取措施避免她受傷。

38歲被飭令提早退休

楊麗萍昨出庭作供稱,她在北區醫院工作時,每天被上司安排處理大量剝牙手術,曾試過3個月預約期爆滿。代表衞生署的被告律政司司長指她實際處理每名病人時間只需15至20分鐘,且非每名病人皆需做手術。她否認並指連同注射、剝牙和止血,平均每名病人需時40至45分鐘才處理完畢,且通常她仍在書寫上一個病人檔案時,下一名病人已入房等候。她最終38歲便被衞生署飭令提早退休。
辯方引述數據,指涉案年份原告平均每半天只替病人剝1.65隻牙,認為她誇大工作量,又指其手腕先天多生約1毫米長骨頭,以至容易患上該症狀。辯方表明不承認全部責任,最多只承認其中25%。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PI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