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建議由明年7月起,按通脹調整問責官員薪金,是兩年內第2次加薪。各局長的現金薪酬調高12.4%,各司長與副局長亦同步調整薪酬,平均加薪約2至4萬元。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解釋,加薪是為了追回過去多年的通脹,屬合理水平。有議員斥局長薪酬已非常高,不能接受再加薪;亦有公務員工會批評政府肥上瘦下,影響公務員士氣。
記者:李詠希
譚志源指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建議下屆政府政治委任官員薪酬,自明年7月1日新任期起,以按年調整機制,每年隨丙類消費物價指數(CPIC)作調整,及各局長的現金薪酬調高12.4%,其他部份的薪酬待遇維持不變。
平均加2至4萬元
委員會亦建議各級司長之間和與局長之間的薪酬差距保持現時3.5%的水平,副局長的現金薪酬則定在局長現金薪酬的65%至75%,以此推算,目前月薪約33萬元的政務司司長一職,加薪後超過37萬元;局長月薪近30萬元,加薪後達33.5萬元;副局長現月薪約19萬至22萬元,加薪後達約21萬至25萬元。各司、局長及副局長平均加薪2至4萬。
譚志源指出,所建議的增幅屬合理水平,又稱因恐防被指有政治因素,故不會將局長薪酬與公務員調整掛鈎。他表示,願意加入政府的人將面對更複雜和更困難的政治環境,相信加薪不足以吸引人才加入新班子,但算是制度上認同為港作貢獻。
政府官員雖於2009年自願減薪5.38%,獨立委員會2012年建議各司、局長加薪8.1%,其後宣佈凍薪,但去年梁政府「解凍」,薪酬重回2002年水平,變相加薪。
譚志源︰落後市場水平
譚志源解釋問責官員現時的薪酬,落後於公、私營機構,局長薪酬水平維持在2002年,有必要定出按年調整機制,確保薪酬能跟隨通脹調整。他說建議已經獲特首及行政會議接納,下月向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立法會財委會委員林卓廷則炮轟,目前各局長薪酬已比其他國家元首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能接受問責班子再加薪,會在財委會上動員一致反對,令議案不能通過。另一委員毛孟靜則指,加薪或會吸引人才加入新班子,「但呢份工係政治任命,唔好做囉」。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批評加幅過高,肥上瘦下,影響公務員士氣,財委會應好好把關,「公務員都加唔過5%,(官員)真係值得加咁多?」,而各司長、局長薪酬基數本身高,「加少少都幾萬」。他續稱政府大幅增加官員薪酬,是為了收買局長人心,「等你乖乖去執行政策」。梁認為官員加薪是有必要,但公務員與局長的加薪幅度理應一致。
識睇睇留言
Sio Fai Chan︰
打工仔就冇薪加仲要硬食貴租金……民航處新系統涉安全問題又唔理!警察打人又告唔入!做到咁仲有得加人工!
張志峰︰
減12.4%就差唔多!
Castiel Cheung︰
加畀呢班人?我唔交稅得唔得!
Tsang Edward︰
又是肥上瘦下。
資料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