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跨性別學生感歧視英倡ze代he/she

避免跨性別學生感歧視
英倡ze代he/she

在現今社會,性別不再只有男與女兩種,惟普羅大眾對跨性別人士的稱呼卻未追上時代變遷。英國學界近日紛紛有宣傳運動,鼓勵學生避用「男孩」和「女孩」等兩性詞彙,改採性別中立的字眼如「ze」稱呼跨性別學生,以免他們感到被歧視和冒犯。

牛津大學學生會近日在校內派發宣傳單張,教育學生避免使用暗示只有男女兩種性別的字眼,如利用性別中立的第三人稱代名詞「ze」,取代常用的「he」(他)或「she」(她)。根據大學的行為守則,刻意使用不當代名詞稱呼跨性別人士亦屬違規。
爭取性少數權益分子塔切爾認為,採用「ze」稱呼跨性別者是顧慮周到的做法,「這關乎尊重人們的權利,不以男性或女性定義他們」。劍橋大學學生會也表態支持,福利幹事巴克表示,強調性中立代名詞,有助不以男或女自居的學生融入大學校園生活。

派小冊子教導家長

此外,LGBT(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權益組織Educate and Celebrate下月起將在全國120間學校派發《我可以告訴你關於性別多樣化嗎?》小冊子,教導教師、家長和學生使用合適性別稱謂。
小冊子內講述一名12歲女學生變性成男性的故事,藉此建議人們在稱呼某一學生群組時,避用「男孩」或「女孩」,改用「學生」、「班別」等性別中立字眼。對於認同自己生理性別者,可稱呼為「順性別」(cisgender);可與任何性別認同人士談戀愛者,則喚作「泛性浪漫」(panromantic)。
該組織表示,這是首本有書籍專門向7歲以上兒童介紹醫學變性,有助落實LGBT及性包容課程,消除校園及社會上對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的恐懼,組織獲政府資助20萬英鎊(約196萬港元)推動相關教育。不過,保守黨前主席鐵比特質疑小冊子會增加了兒童的困惑,反而對他們有害。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