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俊華祖籍台山,百年歷史的祖屋凝聚幾年代人的暖暖鄉情,他每次回鄉祭祖,都會到祖屋追思源頭,緬懷祖先。兩年前,台山市政府為推廣當地旅遊業,將「曾俊華祖屋」作為景點,鄉親希望曾俊華當選特首後福澤家鄉,祖屋變成旅遊熱點帶旺全村。
曾俊華的祖屋是一座4層高的碉樓,位於斗山鎮勝華里村,興建者是其曾祖父曾紀泮,曾紀泮早年漂洋過海到美國打工,數年後衣錦還鄉,20年代出資興建村內唯一的碉樓居住,初時只建兩層高,後來擴建至4層。
村口豎立指示牌
碉樓屹立勝華里村近百年,飽歷滄桑猶如一部近代史,曾俊華祖父曾國茲因擁有碉樓及幾分薄田被劃為地主受迫害,祖屋被沒收分給5戶人家居住;改革開放落實華僑政策先還回祖居,但貴重的傢俬如貴妃床、太師椅、18張酸枝椅全部一去不返。
曾俊華的姑媽、姑姐及5個叔叔先後移居美國,祖屋現由居住附近的80歲姨婆看管,日久失修破落不堪,外牆批盪嚴重剝落,窗花鐵枝銹迹斑斑,3樓及4樓多個窗台野草及樹木叢生,樹根甚至伸入建築物鋼筋水泥內。
不過,碉樓仍不失雄偉,佔地1,200平方呎,糅合中西建築風格,外牆上精美雕刻圖案依稀可辨,天台上圓穹頂的觀景台,極目稻田青翠,景色優美。地下大廳用作擺放神位,掛有曾俊華曾祖父紀泮、曾祖母梅逢進、祖父曾國茲及祖母陳瑞琴、梁美恣的相片。曾俊華在鄉下的叔公曾振良表示,「當時嚟講已經係好巴閉有間碉樓」,兩年前,台山市政府為了推廣當地旅遊業,在村口豎立「曾俊華祖屋」指示牌,除了特大的節假日會有自駕遊的人來參觀外,平時鮮有人到訪,「如果佢做咗香港特首,肯定會有好多人嚟」。
2007年,曾俊華就任財政司司長後,翌年回鄉祭祖,夫婦兩人帶同兒子、媳婦、女兒、妹妹、妹夫及助手等一行9人,在台山市、斗山鎮等一眾官員陪同返到勝華里村祭祖。根據當地媒體報道,「而當他(曾俊華)得知須經過一片水田才能到達目的地時,當即毫不猶豫地穿上農民常用的長筒塑膠水鞋,手持一根小竹竿,毅然赤腳下田,赤子之情盡顯無遺」。
■記者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