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委戰】
【本報訊】香港在梁振英治下4年多,社會撕裂,核心價值、制度被摧殘得體無完膚,中產專業人士昨透過特首選舉委員會選舉大反撲,投票主張捍衞港核心價值、爭取真普選、踢走梁特的民主派,令民主派報捷最少奪325席,泛民在8個界別中百發百中「食全餐」,若加上其他非建制當選人更高達333席。有學者認為,選舉結果反映專業人士不滿現時政府施政和梁振英,認為中央或特首候選人都要正視選舉結果。
記者:姚國雄
五年一度的特首選委會選舉前晚10時半結束,錄得破紀錄的46.53%投票率,有107,841人投票,再次印證高投票率有利泛民選情。泛民在8個界別中百發百中「食全餐」。在會計界、醫學界、高等教育界、法律界、衞生服務界、資訊科技界、教育界與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派出的候選人全數當選。工程界派出20人有15人當選。泛民亦於中醫界派出3人出選,也成功搶灘。
民主陣營達333名選委
民主派今屆鎖定逾300席為選委會目標,並合組「民主300+」名單拉票,結果泛民共取得298席,連計27席立法會議員當然選委,泛民一共手持325席,這較上屆的205席激增六成。325名泛民選委尚未計算取態較親泛民而沒有加入「民主300+」名單的選委,若然再加上宗教界及醫療界8名親泛民選委,民主陣營選委人數達333人。
今屆部份專業界別,出現泛民候選人多於選委數目,外界一直擔心分票最嚴重的高等教育界和社會福利界會令建制派漁人得利,結果泛民一席不漏地大獲全勝,傳統泛民合組的高教界民主行動,名單上30人勝出,另一張「學者抗命」的名單與及由學生組成的「學界同盟2017」,得票不高,甚至比建制派候選人還要低。
上屆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屬專業界別的38名選委,今屆再度參選,結果票債票償,逾七成、即27人落選,會計界、教育界、衞生服務界、醫學界的「梁粉」更是100%落選。
泛民並非無敗仗,由周博賢領軍的15人「文化同行」名單,於文化小組中全軍盡墨、批發及零售界的區諾軒和廖社青亦未能取勝,泛民在工程界亦有5人未能當選。
足以提名兩特首候選人
雖然「民主300+」手握最少325席,足以提名兩名特首候選人有餘,但有份統籌今次泛民出選選委的莫乃光認為,民主派暫時無討論提名1名或2名候選人競選特首,以免候選人成為花瓶,「我哋攞多兩個人入去陪跑係冇意義,亦只不過變咗花瓶,令呢個選舉好似變咗有競爭選舉」。
莫乃光指選舉後盡快討論如何運用選票,例如影響候選人接受民主派政綱,包括對於民主進程目標,他重申民主派爭取無篩選普選,推翻人大8.31決定。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民主派候選人於專業界別選舉大勝,反映專業人士不滿現時政府施政,清楚要求真普選和不滿梁振英施政,所以日後中央或特首候選人均要正視選舉結果,誰做特首亦要思考如何恢復專業人士對政府的信心。他又指出,泛民除了法律界及高教界等傳統票倉,在會計界及「梁營票倉」建築測量界均奪得不少席位,反映這些界別的專業人士同樣不滿梁振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