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將軍澳山澗「嘔白泡」!將軍澳小赤沙近日驚現一條逾800米的白色溪澗,《蘋果》發現溪澗經常冒出大量帶黏性白泡,而白泡是由上游的消防及救護學院雨水渠流出,不排除泡沫是用於消防撲救訓練的污水。環保人士擔憂泡沫有毒,流出溪澗及大海恐會釀成生態災難,消防處、環保署及渠務署3個部門正調查事件。
記者:翁鈺輝 朱雅霜
白泡溪澗位於將軍澳小赤沙,附近屋苑峻瀅的居民指溪澗景色優美,有居民稱為將軍澳「小樽(日本北海道景點)」,其上游正是百勝角路新落成的消防及救護學院。但有峻瀅居民稱兩周前起見到山澗出現白泡,至上周五溪澗更出現厚達半米,如棉花的白泡聚積在中下游,由於溪流直接流出大海,居民憂會危及水中生物。
傳出番𤩹味
記者上周六在小溪下游發現白泡,隨小溪而上,白泡一度深及膝並越積越厚,走至山腰發現有個小水潭積壓了一層白泡恍如雪地,對上有雨水渠口,懷疑泡沫由渠口流出,而渠口外正是消防及救護學院。記者曾觸摸白泡,發現傳出陣陣番𤩹味,黏性及濃度甚高,以紙巾抹拭或是淋水多次都未完全清除。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到場視察後,指溪流恐怕已受污染,他指泡沫料來自雨水渠,黏力大,很可能是工業清潔劑或消防訓練用泡沫:「好誇張,溪流生物恐怕難逃一劫!」他認為污水流入雨水渠前應先過濾處理,促請環保署盡快查出源頭。記者採訪時見到渠務署人員在場拍攝,並曾進入消防及救護學院調查。至昨午水溪泡沫已減少,並有消防及渠務署人員在場清理。
渠務署指上周五接報指上址附近明渠及溪澗出現白泡,署方正與相關部門調查來源,環保署亦曾前往上址抽水化驗,正等候結果。
消防處指前日已聯同環保署及渠務署人員實地調查,了解是否與消防及救護學院的日常運作有關,消防處同時聯絡學院建築承辦商了解。消防處發言人承認學院的操練如涉及撲滅燃油火警,間中會使用泡沫,但會連接到泡沫處理系統,經處理才排放。
街坊心聲
江小姐
「要搵到個源頭,大自然係大家嘅,要清理番同防止再發生。」
張小姐
「溪澗一般有蝌蚪同魚仔,擔心咁多泡沫會危害佢哋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