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奇不算奇,但奇中又奇,怎樣也祝所有人安好。從帶領球隊方面看,若有教練想教又怕輸、沒有闖蕩的魄力、過去多年又沒有遠大的視野,那些人還是擔任行政工作好了。為何說這些呢?因為今期觀摩歐洲兩大聯賽怎樣向前望。在財政及商業上,英超無出其右;在成績、踢法及足球概念上,近十年來西甲肯定冠絕群雄。
先談英超,它在商業上也非一帆風順。由今季開始,沒有了巴克萊銀行每年四千萬鎊的冠名贊助,隨即便 「淨化品牌」,把名字改為「The Premier League」,平衡各贊助商的利益。近年英超最大得益是世界各地的轉播費,每年共17億英鎊(約166億港元)!大把錢便可輕鬆?非也,這就是視野及使命感了。
中國內地的英超2019至2022版權由蘇寧,或可以是PPTV,以7.21億美元(約55.9億港元)奪得。英超會否認為瘋狂競價是不健康而出面遏止?英超會怎看幾年後的網絡經營、幣值波動及中國內地的經濟環境呢?另一關鍵是當英國脫歐後,屆時外援及工作證問題會令英足球翻天覆地。
至於西甲,近年不斷傾力拓展各地市場,比賽時間也盡力配合,與英超相比,將可能得到的每年共九億歐元的轉播費仍有一段距離。不過整個西甲的共融及魄力從一事便可體驗。現今通常觸及持份者利益的改變都會遭到完全反對的,但西甲將會把轉播費的大球會與小球會分成比例由13:1大幅變為3.5:1,大家希望共有更佳發展之心,可昭日月。
何輝
樂視體育香港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