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頒獎禮 美大使代致謝詞卜戴倫:榮幸與文學巨匠並肩

缺席頒獎禮 美大使代致謝詞
卜戴倫:榮幸與文學巨匠並肩

【諾獎頒獎禮2016】
今年度的諾貝爾頒獎典禮前日舉行,沒親身到場的文學獎得主、美國歌手卜戴倫(Bob Dylan)由他人代致謝詞,指他從未想過自己的歌曲創作是否文學,但感謝諾貝爾獎當局代他解答這問題,讓他跟一眾文學巨人並肩,他對得獎感驚訝和榮幸。
除和平獎在挪威奧斯陸頒發,其他獎項頒獎禮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在約1,500人見證下,醫學、經濟學、物理學和化學獎得主逐一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手上接過獎項,卜戴倫則由美國駐瑞典大使拉吉(Azita Raji)讀出謝詞。

卜戴倫指他從不自問自己的歌是否文學。 美聯社

借莎翁釋歌詞非文學爭議

卜戴倫在10月初得獎結果公佈後一直沉默,外界都認為他並不熱衷於獲獎。但卜戴倫透過謝詞表示感到相當榮幸,從未想過可以和卡繆、海明威等文學巨匠並列在歷屆得獎名單中,稱自己得諾貝爾獎的成數就像「站在月球那樣」。
對於歌詞是否文學的爭議,卜戴倫在謝詞指他沒想過這問題,心思都放在創作的具體問題。他指大文豪莎士比亞在創作《王子復仇記》時,心中所想的問題,相信是「如何令舞台效果更好」、「由誰出演最合適」等,而不是「這是否文學作品」,過了400年情況也一樣。他感謝負責文學獎評審工作的瑞典學院,為這問題提供「美妙的答案」。
瑞典學院院士恩達爾(Horace Engdahl)在頒獎詞亦表示,「在很久以前,詩歌都是用唱的形式向世人演繹」,卜戴倫的歌在1960年代出現時,令「我們世界文謅謅的詩,頓時顯得蒼白無力」,改變世人對詩的看法,「如果文學世界的人抱怨,就提醒他們神祇不會寫字,而是跳舞和唱歌。」
卜戴倫早前以有約在身為由,決定不出席是次典禮。根據會方要求,他需要在典禮結束後6個月內,就獎項出席講座發表演說。瑞典學院表示,卜戴倫相信會在明年第一季內完成此事,一有詳情便會告知公眾。
英國《衞報》/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