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十年香港華人口味的西餐大約可分為四大派,(一)廣府幫的「豉油西餐」;(二)山東幫的「羅宋大菜」;(三)寧波幫的「上海番菜」和海南幫的「星馬咖喱」。
有逾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太平館」是「豉油西餐」的老前輩,清朝末年創始於廣州以「燒乳鴿」、「煙鯧魚」、「瑞士雞翼」等佳肴馳名。
最近在中環「太平館」吃了一頓懷舊「豉油西餐」別有一番風味。
女兒久耳「太平館瑞士汁炒牛河」之大名自然非試不可,一百二十元一碟份量豐盛,「瑞士汁」卻嫌偏甜但整體而言可算不錯。
區區以為最大的優點是粉底炒得透,單憑那股熱力便博得無限好感了。
店舖面積不大座位無多廚房近在咫尺傳送快捷更是個有利條件。
「焗飯」的花樣繁多,這是「豉油西餐」的特色,鮑魚海鮮飯、法國蝸牛豬扒飯、咖喱牛脷飯、芝士焗石斑大蝦飯、葡汁四寶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一家三口幾經商議才達成共識,選了「焗葡國雞飯」每客一百四十二元,除一兜焗葡汁雞塊薯仔西蘭花外另跟一碟白飯,葡汁香濃雞肉鮮嫩滋味甚美。
女兒對那件取價六十八元的「雀肉大蝦多士」較為失望,認為「雀肉」質素欠佳未能起錦上添花之效。
最可愛的是那大如足球的「焗梳乎厘」,質感輕盈香滑可口,不過委實太大只能吃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