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修例增至19座 明年審議

小巴修例增至19座 明年審議

【本報訊】政府計劃修改法例將綠色專線小巴、紅色小巴及保母車的座位上限,由16個增加3個至19個,預計可以大幅縮短小巴乘客候車時間,新法例將在明年第二季提交立法會審議。

減乘客候車時間

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表示,在最繁忙時段約七成專線小巴路線在總站出現留後乘客,當中約一成路線的留後乘客須等候超過一班車才能上車,平均候車時間超過10分鐘,顯示大部份專線小巴最繁忙時段的供應已接近飽和。
研究結果顯示,專線小巴的座位上限由現時16個增至19個,可在最繁忙時段將在總站出現留後乘客的專線小巴路線數目,由現時約七成大幅減至不足四成,候車時間超過10分鐘的專線小巴路線數目比例,亦會大幅下降近八成。出現虧損的專線小巴路線組合數目預計可減半,由現時近六成減至大約三成。
文件又表示,雖然小巴業界要求增加座位至20個,但研究顯示增加座位至20個或以上,無論改善候車時間及營運環境效益都會收窄。加上要考慮對其他公共交通業界的影響,確保公共交通服務的生態平衡,政府決定專線小巴、紅色小巴及俗稱保母車的私家小巴,座位上限,由16個增至19個。
文件指出,增加座位上限非強制所有公共小巴須一律增加同樣數目座位。小巴營辦商日後可因應實際營運情況和乘客需求,自行決定是否增加旗下小巴座位,以及增加的數目及實施時間,向運輸署遞交申請。
運輸署正與業界商討,所有新登記的專線小巴必須配備額外一級中門梯級、扶手及有提示燈的落車鐘等設置,在調整座位上限時一併實施。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