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的研究說每天吃早餐對兒童的學習有益,這個結論雖然有點像「阿媽是女人」,但想想又真是很諷刺,只有在一個不停顧着追趕的社會,才會出現由大學教授提倡學生每日吃早餐的新聞,情況就如出動到教育專家和兒童心理學家等權威人士,提倡嫲嫲婆婆經常掛在口邊的「小朋友要有時間去玩」,一樣搞笑。
吃早餐和遊戲對兒童都很重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卻偏偏備受忽視,弄得一大堆專家要走出來大聲疾呼,提醒各位家長一些阿媽是女人的事。其實,受忽視的又何止這兩件事?讓孩子愛上音樂,將來以音樂自娛、或療傷、或宣洩負面情緒,最好不過,但偏偏音樂科一直被視為閒科。還有,運動是正能量的來源、也是對意志力的修煉,可是,體育也只是閒科。然而,一旦催谷音樂和運動有助考名校,在這個時候,它們就十分被重視了。
我很欣賞那些能將音樂之美、運動之美帶給學生的老師,這就像送學生兩件終身受用的禮物。執筆時見報道指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57歲校長惲福龍組織行路上學隊,每周兩天帶學生由東涌走一個半小時斜路到達寶蓮寺,然後由老師分批駕車接學生回校。學生早上六點半就要集合,據說起初學生是半推半就、很吃力、很有微言,但後來見校長一把年紀也能完成,結果,捱着捱着,就捱出了意志,路,也越走越順。
固本培元是老哲學,用今天的話就叫「打好個底」。很多因為忙、趕功課、追補習而被忽略的事,正正就是學生抗逆力的來源、是打底的重要組成部份,感謝惲校長提醒我們這件事。
蘇菲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