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季《黑鏡》一次放六集,劇迷大呼過癮。然而不少人唉嘆水準大失,有人懷疑明顯增多的美國演員以及happy ending都是美國資本滲透的表現。最嚴厲的罪名是,美國人拉低神劇質量,《黑鏡》不再撓人神經。雖如此,本季還是佳句不斷,演員拿揑到位,我們可以從他們失魂落魄或歇斯底里的臉上拼湊出自己的未來。
第一集中,女主角過山車之旅的直接肇因是對於房地產的慾望:高尚社區,風景怡人,鄰里可敬。然而這不夠讓她死心塌地要奮鬥租房,房地產經紀人臨門那一腳,是條全息廣告:中產情侶在開放廚房裏擁吻,男人是非裔,身材健美,潔白的牙齒反射晨光;而女人,輕盈的女人眼波流轉,餘光一瞥,掃視着,站在房子另一角的,自己的肉身。
女主角看着自己虛幻的肉體嫵媚妖嬈,觸手可及。這是未來的廣告型態,你演給自己看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性感──就在自家陽台,膚色誘人的你對自己說:「我值得擁有!」整理化妝品的你對自己說:「Less is more!」阿爾卑斯山頂,意外求婚現場,你甚至能感到冷風揚起細雪,你說,你的幻象和你的肉身一起說:「我願意」。
阿爾帕西諾拍過電影《西蒙妮》。老帕自導自演搭上科技快車的電影人,用電腦做出3D偶像西蒙妮。她的一顰一笑從無數電影彙集成的數據庫裏抽取。性感挑釁是羅蘭·比歌的,回眸一笑則來自柯德莉·夏萍。眾生傾倒,卻不知佳人原是鏡中花,「I am the death of real」——這是她的宣言。沒幾年,世嘉公司把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投射在東京舞台。現場門票立馬售罄,還有幾萬名粉絲付費在網絡同步觀看。
但真實,也與時俱進。擬象全面吞噬真象,真實也竭力成為擬象的繆思與終極消費者。從美顏相機到整容手術,真實正在趕超擬象,動刀子也不能落下。這女主角走出社區前,眼仍盯着路邊廣告短片,自己和黑皮膚戀人廝磨,目力可及的「真實」更刺激。所謂《風月寶鑑》奪人心魄,就是這個意思:快,進來,成為你喜歡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