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早期發現,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自從醫學研究證實,術後加上藥物輔助治療,可以減低復發,我們開始認識到微量癌細胞,可以很早期已經跑進血液循環,若不受控制,便可以引起復發。
術後輔助治療,就是針對這些游離細胞,在它未走進器官,落地生根之前消滅它。
管腔型乳癌的藥物治療,就是針對細胞表面的女性荷爾蒙受體(ER+),用抗雌激素藥加以控制。他莫昔芬(tamoxifen)是一個類雌激素(oestrogen analogue),貌似雌激素,所以會依附在ER+的細胞,而不讓雌激素刺激它的生長。
無論病人還有經期、抑或已經收經,他莫昔芬一樣可以發揮作用,這藥物至今沿用了四十多年,仍然是乳癌的良丹妙藥,甚至可以用在未有乳癌的高危女士,減低乳癌的出現。
九十年代研發了芳香環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 AI),是適用於收經後的乳癌患者。她們的卵巢沒有功能,不再產生雌激素,但腎上腺仍可以製造雌激素,AI藥作用是抑制產生雌激素的酵素,阻止雌激素的出現,從而「餓死」乳癌細胞。這與上世紀切除腎上腺醫治乳癌,有異曲同工之妙。
與此同時,亦有雌激素下調劑的研發(oestrogen down regulator),讓我們多一種方法去醫治乳癌,fulvestrant就是這類藥物,當他莫昔芬或AI都失效時,fulvestrant就派用場。
我們都有經驗,用以上藥物醫治管腔型乳癌,不是百分百有效。就算起初有效,一、兩年過去,一些乳癌細胞會活現,這個現象叫內分泌抗性(endocrine resistance)。如何逆轉這個抗性呢?
醫學界研究這個課題,發現另類藥物可以有幫助,如mTOR inhibitor,或CDK4/6。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是一種蛋白激酶,CDK 4/6 是 cyclin dependant kinase,這兩類激酶,加在AI或fulvestrant治療,可以回復內分泌藥物的作用。
臨床研究證實這類新藥,用於擴散了的乳癌,都可以增加病人存活時間。這是藥劑上最熱門研製新藥的種類,為管腔型乳癌病人帶來新希望。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