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轉眼間香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已經發展差不多17年之久,截至今年6月底止,港交所(388)上市的ETF有143隻。
領航投資亞洲零售及中介業務董事總經理陸頴詩表示,「香港過去十年ETF資產平均每年都有20%增長」,並且隨着更多發行商參與,ETF產品的選擇也更多元化,包括更多覆蓋於炙手可熱的美股市場。
近期美股持續創新高,港人想搭順風車,投資美股有何途徑?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到美國開投資戶口,不過一般散戶都會取易不取難,希望於香港可以買到美股。而其他途徑包括買美股基金,但基金收費之高令人卻步,因此ETF是出路之一。至於領航亦有發行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ETF領航標普500(3140),旗下亦有5隻ETF已可以覆蓋全球八成指數成份。
美股標普500指數自11月至今,升幅超過半成,跑贏恒指。陸頴詩也睇好美國股市,認為市場不明朗因素消退,有機會加息的話,會利好美國市場。
ETF雖然發展了近17年,但港人始終愛炒股,ETF似乎被冷落,港交所數據顯示,2015年ETF全年交易額佔港交所總成交額不足一成,只有8.4%(遠低於美國ETF交投佔比),買賣股份成交額則佔67%。
旗下ETF減收費吸客
為提升市佔率,近期ETF供應商也開始減低ETF投資成本。今年10月,領航投資降低旗下全線5隻指數ETF總開支比率,減幅介乎22至47%。
陸頴詩又表示,降價之後,市場反應正面,她指出市場ETF存在減價的空間,並希望可營造「領航效應」,令同業跟隨減費趨勢。早前,亦有ETF供應商就推出全港最平港股ETF。
記者:曾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