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經綸:是誰把時鐘吃掉 - 文廸晞

廣告經綸:是誰把時鐘吃掉 - 文廸晞

除了《IQ博士》裏的小吉會把時鐘吃掉,還有誰可以吞下時間?
做廣告這一行,別人常說我們都看似很年輕,就像吃了防腐劑。可能是由於做廣告的人大多貪靚、愛打扮;賣橋賣創意始終也講求賣相;keep住忙及young at heart也會令人較容易保持年輕。
畢竟人是會老去的,這是常識吧!多年來做廣告,曾為很多化妝護膚品牌講過跟時間競賽、肌齡逆轉、留住青春的秘密;也為護骨及關節產品打造活力充沛的骨骼年齡遠比真實年齡年輕。務求消費可以讓時間停止、減慢,甚至誇張到可以將光陰倒轉,變得越來越年輕,一年比一年漂亮。然而,廣告語是容易教人心動的,產品的功效有多大,那就見人見智、case by case啦。很多時,花了點錢除了買到一定的預防及改善效果,其實更重要的,是可以買到一個希望。
換一角度,由於時間是沒法捉住,就有許多廣告以光陰一去不返為題,提醒我們要珍惜眼前人。尤其是父母的老、病、離;小孩的出生和成長瞬間千變萬化;愛情的出現有時就是突如其來,它的流逝卻是覆水難收。手錶、相機、公益廣告能夠把握那種後悔的悽涼、失去的痛苦,若有若無的鬱悶,便能帶來感染力。
另外,明知黃雞催曉,何不及時行樂?因為機會及光陰的腳步如風,不如就活在當下。你,還在等些甚麼?零等待,要做、要玩、要買、要擁有,此刻就是時候、現在正是最好。所謂優惠期有限,過咗就冇,仲諗?買保險、去旅行、投資開戶口、買車、買名牌手袋、銀行信用卡消費及借錢,甚至乎季度大減價,都是要製造急切性,帶來即時call to action。
拍電影、做廣告,用時間作為題材的根本,的確有許多創作及發揮的可能性。最近,我在飛機上重溫了電影《About Time》,假如給你有time travel的能力,你會選擇去哪裏、見誰和做甚麼?可能,要去做的,其實只是很簡單的東西,只因我們在現實裏,根本沒辦法敵得過時間這傢伙。

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