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心戰:守不住的網媒防線 - 何安達

達觀心戰:守不住的網媒防線 - 何安達

佔中前後,本港的網絡媒體如雨後春荀一般滋長,取代了傳統媒介,成為了市民接收時事資訊的主要來源。
以蕭若元在謎米網主持的《最新蕭析》為例,在11月16日上載了一輯清談節目至Youtube,主題是「有關大劉與他的女人的傳聞」,結果有206,559次收看紀錄。
以一份銷售量為6萬份的日報相比,假設其傳閱率平均為3.4人,該報理論上可以接觸到204,000名讀者。當然,這些潛在讀者不會留意到當天刊登的每一則新聞。換言之,一個網台節目的接觸面可以輕易超越傳統報章。
不過,特區政府卻一直以行政手段把網媒拒諸門外,《D100》、《立場新聞》、《852郵報》等等,固然通通不會被邀請出席閉門的吹風會,它們的記者甚至不可以採訪官方的新聞發佈會。
對比之下,儘管《大紀元》是法輪功的刊物,它的記者卻可以自由採訪特區政府各部門的發報會,包括特首一年一度的施政報告記者會。官方的立場是《大紀元》有根據報刊條例正式註冊,所以其地位受到確認。
英文網媒《Hong Kong Free Press》已準備提出訴訟,企圖推翻歧視網媒的政策。在此之前,記者協會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新聞處,最後公署裁定投訴成立。
公署指政府3年前已在立法會承諾,保證新聞政策會配合傳媒行業的發展步伐,但當局一直沒有就新媒體發展提出具體採訪安排。
雖然當局沒有點名批評個別網媒,但官員所擔心的其實主要是《熱血時報》之類由激進政團主理的網媒。《熱血》自稱有300多名記者,隨時可以把街頭的抗爭行動,借採訪名義,帶到任何機構的新聞發佈會現場,再難以區分記者和抗爭人士的身分。這保安考慮難以宣之於口,當局只好「一刀切」全面拒絕承認網媒。
今後政府難免要放寬對網媒的採訪限制,具體措施尚待觀察,但對負責安排新聞發報的人員而言,這肯定是一場惡夢的開始。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