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師工會倡減少藥物浪費

藥劑師工會倡減少藥物浪費

【本報訊】審計報告早前批評醫管局為節省人手及延長覆診期,提供大量藥物給病人,導致未用藥物嚴重浪費。香港藥劑師工會建議政府明年施政報告,加入替長者或長期病患者提供藥物檢查及清理服務,減少藥物浪費及確保病人安全。
香港藥劑專科學院院長鄭綺雯說,醫管局目前向病人提供長達6至9個月的藥物劑量,醫管局一次性處方大量藥物給病人,病人有可能服用過量,亦有可能儲存不當。

縮短處方時間至30天

藥劑師工會於2013年在澳洲考察發現,當地有完善的檢查及回收病人藥物制度,有助減少藥物堆填及傾倒海中造成海產污染。鄭綺雯說,家居不是最佳儲存藥物適當地方,因藥房及醫院有指定溫度,病人會誤服過期藥物。
該會建議,政府應縮短處方時間至30天,並利用社區藥房協助醫管局為病人每月配藥減少浪費;又建議政府在明年施政報告在長者醫療服務,加入檢查及回收藥物服務。較長遠措施則可考慮由指定藥房每月派藥給病人,並統計有多少病人浪費多少藥物,哪類病人特別作出派藥服務。她指出,澳門政府與私家藥房合作,病人可分期到藥房取藥,好處是不會浪費,一般只會領取一個月藥物。
審計署上月發表報告,批評醫管局向病人發放藥物的平均可用日數普遍持續增加,例如在2011/12年度至2015/16年度期間,專科門診的平均給藥日數由76.4日增加至84.2日,增加了7.8日,會令剩餘藥物囤積,造成浪費。
■記者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