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離世,至親肯定他在左右,停止呼吸只是那副臭皮囊,曾經如此活生生的一個人,怎會就這樣消失無影無蹤,只餘火後一撮灰塵?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她在?
她不在。
媽媽離世好幾年,仍然感覺她坐大廳喜歡的一角對我微笑。
心下清楚、仍存;不過是我散不去、不願散去的思念。
情厚難逃貪、嗔、癡。
不論親情、愛情、物情,跳不出上面三座山。
能看透,三山即平坦。
那年在羅省,朋友英年早逝,完全沒心理準備的伯母面對兒子突爾從活生生中切割,情緒全面性崩潰,不住地哭,眼淚早已哭乾無能為力再流下來,那肝腸寸斷的哭仍然繼續,直至遇上法師開解:莫以貪、嗔、癡處理至親離逝,直面對待人死如朝露、如燈滅、如泡影,不願不願別無他法仍需面對。
生死如是。
感情如是。
再不願、死線光臨,濃情蜜意意亂情迷一筆勾銷,泡影便是泡影。
才子鋪文訴說別人失戀感受:
友人緬懷一段逝去的愛情,人愈大愈容易遇上「眼前無路想回頭」的困境,身處其中當然難受,只要撐過去,回頭看:怎不慶幸曾經經歷過這一段?畢竟一段無風無浪的人生,未免有點可惜吧?
尼采說: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很簡潔,過去,便是過去!
總會有點得着,刻劃幾筆外人看不出來的疤痕。
泡影,就是全部蒸發,也必留幾抹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