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荊棘滿途雙手開路 唔兜路直線「爆林」

【科技籽】荊棘滿途雙手開路 唔兜路直線「爆林」

【科技籽:發燒專科】
周六日行過郊野公園,看見多了人行山;香港人生活又健康了,天氣轉涼又適合郊遊。肥通也去行山,途中認識了趙俊彥(老趙),他是行山專家,還是香港醫療輔助隊成員,他邊幫我包紮腿上傷口,邊跟我分享他近年的興趣——爆林。

老趙說「爆林」是香港近年興起的新名詞與新活動:「例如我要行上山頂一邊是石屎斜路,另一邊是樓梯,不過未能避免的,就是這些人工開闢的道路,都要依山勢而建,所以難免要繞上一些路;興起爆林的原因,就是一些玩越野賽跑的人,好多時會選擇第三條路徑,就是由起點與終點,拉成一條直線突進而入,過程中可能需要穿越未有人行過的叢林,要用自己的雙手與雙腳開路,不過感覺卻更貼近大自然,亦是體能鍛煉,不過更重要的,可是能慳上寶貴的時間;或許以前的老前輩都做過同一事情,但近年大家將它定名為『爆林』。」不說不知,老趙雖玩行山四至五年,不過他一直是雷利越野跑步比賽及毅行者的常客。

老趙爆林就是用自己的體能為利器,穿越叢林。

咪亂爆 要有體能熟環境

未知進要先知退,老趙每次行山或做戶外活動,都會隨身帶着救生包,全因可以幫人,「想爆林前,首先要認清自己體能能否支持,因為以身體開路,未必如大家字面所睇,當中荊棘滿途;其次是要熟悉環境,今次示範的摩星嶺,我已行了多年,如果新手面對新的地方,往往首先要睇地圖,看看所行走山路會否有懸崖一類高危地勢,如果撥開雜草、前面就是懸崖,隨時令你恨錯難返;其他諸如樹上突出的尖利枝椏、地上橫卧的枯樹,也有可能令你撞出骨折或絆倒;鋒利的雜草以至隨山可見的鬼針草,也可令你造成皮膚痕癢及敏感;遇着紅火蟻更危險,被咬到時除有機會造成敏感及紅腫,嚴重者還要入院呢!其實爆林是一種經過熟能生巧的過程,不是拍攝《人在野》,未能完全掌握的地方勿亂試。」

軍用裝備 更耐用功能強

其實一般行山用裝備,都已經對山上不同情況具有一定針對性,不過老趙較愛用軍用裝備,因為在耐用度及功能性,有可能更佳,看老趙身上裝備不起眼,其實每件都有特殊功能。

O.P.S. ELF PACK 2.0 $784(c)

這個迷彩軍用背包,別看袋身細細,但收藏一般醫療包、水袋及行山用品,已非常足夠;優點是袋身有很多扣位,而且使用軍用布料,加尼龍線全個縫製(一般背包只用棉線),所以堅韌性特別高。

LiteBucks Velcro Hook Base $88(d)

這是一種以魔術貼加在背包上的軍用求生燈,點着後可在一公里範圍內被人看見,別看少少一粒電池,長着可用130小時,閃爍模式更可用上500小時。

O.P.S TACTICAL WIND JACKET IN AOR2 $544(c)

看這件超薄又摺得起來的風褸,好似一般行山款式,除有超輕、防風、防潑水,透氣排汗功能外,還使用了特別物料,配軍褸的十字布編織方法,加強了防撕裂能力,以防穿過叢林時鈎爛衣服。

StrongSuit Gloves Q-SERIES ENFORCER TAC GLOVES $200(b)

開山闢路靠雙手,對手套要求會較高,這對軍用手套設計超輕量化,又有透氣功能,好處是手掌部份物料是可對應智能手機的觸屏操作,一般行山手套較難做到這點。

NOTCH CLASSIC ADJUSTABLE NEON$200(a)

這頂太陽帽,除有很好散熱及擋太陽功能,特別之處是鴨嘴位有鯊魚旗凹槽,在戴上太陽鏡時,不會有互相阻礙問題。

查詢:facebook
a. Sword Tactical Supply
b. HH Airsoft
c. Krafter's Milsim Tactical
d. 潛水歷險會

記者:朱崇德
攝影:林栢鈞
編輯:梁浩維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