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周末,筆者和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團隊十多人到了澳門,與澳門體育暨科學學會合作舉辦隊醫培訓班,喜見參加者積極投入。過去十多年,雖然在世界各地舉辦逾半百隊醫培訓班,但每次在準備講學材料時,都會嘗試加入最新知識,並把不合時宜資訊拿走。一連串資料搜集及反覆認證的工作,令自己也獲益不少。可是,要確保講課內容豐富及實用,除資料搜集,更應結合持續及豐富臨床工作,與社會上的用家(即各運動愛好者)保持緊密接觸,否則只是紙上談兵。
相信大家都明白「預防勝於治療」道理,因此,要令大眾健康地享受體育運動,就不能只注重處理運動創傷。預防運動創傷是現代運動醫學發展的重中之重,但要做好相關工作,不能只留在醫院或診所。最直接還是到社區上的各運動場與用家接觸,了解運動員的需要及問題,以針對地找出預防運動創傷的方法。
運動醫學從業員需要與時並進,除透過參與會議和課程不斷自我增值外,亦可以參與研究工作,查找自己的不足、發展新的概念,相信有助保持開放思想,並培養一個樂於包容新挑戰和接受新知識的胸襟。定時作講課教學不但能把知識傳授他人,自己亦可以從備課中獲得莫大的得着。
最近看了足球評述員何輝先生的文章,提及著名足球教練摩連奴近兩年,分別未能於車路士及曼聯重演他十年前的魔法,原因可能是他的足球哲學已不合時宜。情況就如智能手機不能一直使用十年前的作業系統,需要定時更新。我相信運動醫學從業員亦然,需要透過持續的臨床工作和進修、經常走進社區,並不斷自我反省和挑戰,才能夠進步和了解運動員所需,讓熱愛運動的人受益於我們的工作。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恒教授
隔周二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