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宿舍搬出去之後,租私樓住,實用大概有五百呎,兩個房間,一個人住。有個訪客是時裝設計大師,他說:「房間那麼小,這怎麼辦啊。」他意思是房間可以放衣櫥的地方那麼小,衣服怎麼辦啊。我覺得還好,因為衣衫鞋襪不多,其餘身外物就是書,大概需要兩面長十尺左右的牆壁,放另一間工作房恰好,只是買書就要戒急用忍,沒有可持續發展性。另一個訪客留下的評語是:「一個人住,未免太大了,用不着啊,你知道嗎,風水講屋大忌人稀,房子太大而人氣不旺,會生出很多毛病。」我當時想,毛病?幾個人擠在一個人氣過剩的空間,朝夕鼻子對眼睛,臉色無處可逃,吵起架來也沒有私人空間緩衝,才會憋出心病吧。大小適不適合,都是比例問題。我嗜好多,別的不提,自少就喜歡養魚,看着水族店裏四呎長的魚缸,感受那個水族世界裏的魚之樂,是忙亂生活中放空心情的最佳角落。我認為是合情合理的小願望,放在今天,這樣說,對於私人小豪宅住客,可能奢侈到折墮。當時那位怕屋大的訪客說他們一家四口住我這房子就剛剛好。我說,那麼外國家庭豈非都人氣稀薄到窒息?香港人均居住空間坐定三甲,長年下來習慣成自然,難得有多出來的空間,竟反而說成多餘、用不着,有人氣不足之患。我很不厚道地想,若是免費,其實也很想要吧。人處在不理想狀況,不能伸所以很能屈的能耐,讓自己感覺良好的正能量,自欺自圓的說法,只能佩服到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又佔幾呎呢?那個車位盤的發展商說了,皇帝五體投進夢鄉,也不過是一張床那麼大,紫禁城很多地方皇帝都用不着。他這話不能算錯,那張龍床名副其實就是king size而已,問題是皇帝住的乾清宮有無數房間與睡床,睡床後還有暗間,而且皇帝有自由隨時把床變成游泳池一樣大。明武宗另設砲房與豹房,扑乜嘢都夠用,萬曆帝一時興起,另闢一條街用來模擬在市集血拼之樂,怎麼能跟車位盤主相比。清朝皇帝比較克制,雍正開了先河,嫌宮大忌人稀,一直住在比較細小的養心殿,殿前院落,細到只夠泊好幾部貨櫃車。紫禁城的空間利用很有趣,有關書籍圖文並茂,類似資料不易在網上看到,要看實體書才過癮,所以住車位盤的切勿輕舉妄動,萬一培養出閱讀興趣,又沒收納空間,就會不安於室,唯一聊以自慰的,就是留守床上自慰或互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