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升 海下灣珊瑚白化

水溫升 海下灣珊瑚白化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公佈最新的珊瑚礁普查結果,雖然整體本港水域的珊瑚生長健康穩定,不過,位於海下灣磨州的一些珊瑚有輕微白化現象。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指出,早前曾經聽聞海下灣一帶近碼頭的珊瑚不太健康,估計與極端天氣下海水升溫,以及浮潛泳客太多、不自覺間破壞珊瑚群落有關。

浮潛人士踩珊瑚

今年為香港珊瑚礁普查20周年,漁護署昨日公佈今年的珊瑚礁普查結果,調查在6月開始,為期4個月,合共有33個普查地點,範圍涵蓋本港東部水域,由北面的東平洲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當中9個地點位於海下灣、印洲塘和東平洲的海岸公園內。各個普查地點所錄得的珊瑚覆蓋率由9.3%至82.8%,錄得逾50%珊瑚覆蓋率的地點有19個,當中以橋嘴洲北的珊瑚覆蓋率最高,高達82.8%。
調查發現,海下灣磨州珊瑚覆蓋率顯著下降,張瑪珊指出,澳洲大堡礁、台灣墾丁都在今年因為水溫太熱,導致珊瑚健康受損,相信本港情況相若,而海下灣一向受到浮潛愛好者歡迎,有人更會在潛水時踩在珊瑚上,因而造成破壞。張表示,目前需要仔細觀察珊瑚的復原情況,才能評估白化情況是否嚴重。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