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健康手札】嘴唇爆拆要狂飲水?勤搽潤唇膏先夠潤

【動畫‧健康手札】
嘴唇爆拆要狂飲水?勤搽潤唇膏先夠潤

冬天最易嘴唇乾燥「爆拆」令人煩惱,皮膚科醫生表示,當嘴唇非常乾燥時,應勤加塗抹潤唇膏,薄薄一層塗在唇上,有需要時便補搽,但經常舔唇、增加飲水量、攝取維他命補充劑等均無助嘴唇保濕。
記者:伍雅謙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一般潤唇膏均有保濕及鎖水功能,常見成份為甘油、透明質酸及石油類副產品如石臘等,可令嘴唇得到滋潤及阻擋水份流失,若在嘴唇有少許濕潤時塗抹效果較佳,但提醒若只含鎖水作用如石臘的潤唇膏,因沒有吸水功能,若嘴唇太乾,塗抹後也不會有補濕效果。

市面不少潤唇膏標示為「藥用」成份,陳指,有關產品只為標榜效果較佳,並非真含藥用成份,若是含有類固醇或抗生素等西藥成份的產品,需由藥劑師或醫生處方,且專給嘴唇發炎或嚴重敏感患者使用,一般人並無需要。

部份潤唇膏分日夜使用,陳稱,其實兩者成份分別不大,倒轉用也不會有害,只部份標明日用的潤唇膏,會加入防曬成份,防止嘴唇受紫外線侵害,但除非長期在戶外曝曬,否則潤唇膏只具滋潤成份已足夠。夜用潤唇膏則可能含較多修護及補濕成份,部份或加入果酸成份如AHA等,以促進新陳代謝,但提醒嘴唇受損時不宜使用。

天氣乾燥,不少人就算勤加塗抹潤唇膏,嘴唇仍乾燥繃緊,以為是身體缺乏維他命所致。陳指,唇乾一般與身體內臟並無關係,服食維他命補充劑,也不會令嘴唇得到滋潤,更指其實就算「飲多幾杯水」,也不會令嘴唇得到滋潤,因除非身體嚴重脫水,才會反映在嘴唇上。

陳稱,潤唇膏保濕效果始終有限,若塗抹後不久便感到唇乾,即代表仍未足夠,需勤加補塗,一小時內多次補塗也沒有問題,因補濕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提醒每次不能塗得太厚,以免增加過敏機會。此外,因潤唇膏含有封閉性成份,塗抹太厚有機會阻塞嘴唇周邊皮膚的毛孔,出現毛囊炎症狀。部份人在唇乾時會不自覺舔嘴唇作滋潤,但其實皮膚有保護膜,口水及外來水份無法被吸收,故完全沒有保濕效果,更有機會導致嘴唇發炎及細菌感染。

消委會近期出版的《健康手札》亦有提及護唇貼士,其中不少人或忽略原來亂塗潤唇膏亦有皮膚過敏的危機,因潤唇膏或含有羊毛脂、香料、防腐劑、防曬劑等可致敏的添加物,建議使用前宜檢視產品的成份,並避開致敏源;也可選用不含添加物,成份最基本的潤唇膏。另外,女士們在塗上有色唇膏前,多會先搽潤唇膏「打底」,以為可防止色素沉澱或過敏,但其實若本身對色素敏感,「打底」後也有機會敏感。

【對抗嘴唇乾燥五招】
-日常應避免舔唇或咬唇
-避免用手撕去嘴唇上的死皮
-外出時戴口罩避免嘴唇直接受寒風刺激
-隨身帶備潤唇膏有需要時補塗
-只需塗上薄薄一層潤唇膏皮膚會較易吸收

資料來源:消委會出版「健康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