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穿過灣仔廈門街,只見街道一旁開滿餐廳,有日本過江龍,也有平價地道的泰國餐廳。這幾年飲食彷彿成了熱門行業,不論中年或青年人都趕潮流開店,但要突圍而出卻絕不輕易。「餐廳開業以前,我們一直爭論到底要用木面還是皮面的菜單,沒想到最後卻用上日曆菜單。」Yolo Bar and Restaurant老闆鍾泳彤(Fergana)笑說。
餐廳正式開業才兩星期多,卻成功以這搞鬼可愛的中式日曆菜單吸納新客,尤其是在附近工作的OL,「她們一開始看到餐單還沒反應過來,後來揭過幾頁看到菜式名後卻大呼很可愛。」Fergana滿足的說。日曆餐單裏最有趣的,不得不提這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柱侯他他生和牛」。光看名字大概也猜到這是用和牛做的他他,唯一不同的是餐廳還附上每早新鮮焗製並炸香的小饅頭。我把和牛他他和配菜放上小饅頭,口感雖然滿有層次,但饅頭感覺較厚,而且有點油膩,如果換成薄脆反而較好。
日曆第一頁還印上「關公戰秦瓊」的大名。它除了是一齣相聲的劇目,也有人說是番茄炒蛋的代名詞,只因關公臉紅,秦瓊臉黃。然而店員呈上的卻也不是一般的番茄炒蛋,主廚將青、紅番茄切粒,再在兩旁放上蛋角,最後澆上用番茄湯製成的泡沫。番茄比平日吃到的爽脆清甜,酸酸甜甜的泡沫在口裏化開,感覺很有趣。作為一道前菜,它算是合格有餘。但如果作為一碟番茄炒蛋,卻少了誘人香濃的蛋汁。別以為日曆餐單就只有沉悶的歷史故事,仔細翻翻還會見到「雞,全部都係雞」的搞鬼潮語,其實就是用葱油汁煮成的意大利飯,再在旁邊放上煎雞肉和炸雞皮,果真是全雞料理。
為菜式想名字最困難
都市人雖然大多用手機記事,公司家裏也不一定放着月曆。然而這種中式日曆卻多少曾在長輩的家中或是電影裏見過。「有天我經過文具店,無意看到放在店門的中式日曆,就立即和拍檔提出不如用它來做菜單。」她說。我揭着日曆菜單,裏面不過簡陋的印上二十多款菜式名和食材,卻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每頁菜單我們都故意印上不同的字體,因為舊式的日曆就是這樣子哦。」Fergana爽朗的說,設計菜單最困難的卻是為菜式想名字,「每次廚師想好菜式並交給我食材的資料後,我就拿着兩杯黑咖啡走入房內閉關。」她笑言,自己以往讀的古代文學終於管用。
「我們(拍檔)都是在工作認識,所以也知道對方的處事方式,比較少爭拗。」Fergana說起自己以往多從事公共關係的工作,所以現在也主力負責接待傳媒和客人,拍檔Jovy則較熟悉調酒,所以吧枱就全交她負責。餐廳的調酒也是貫徹中西合璧的做法,譬如「雪梨冰糖馬天尼」,味道就像一杯嗆喉的糖水,卻帶點雪梨的香味;而「五香主教」不單名字帶玩味,味道也很有趣,感覺就像一杯加了五香粉的酸梅湯,卻又有紅酒的酒香。最特別的是這調酒是用典雅的茶杯奉上,可謂創意十足。不愛喝酒的人,倒不妨試試他們的第十五號菜式「番薯糖水」。別以為它只是一碗普通的糖水,廚師先搓好兩片麵粉皮,再將紫薯蓉包進去成了可愛的紫薯意式雲吞,旁邊再放上一小球薑味雪糕。紫薯和薑本來就是番薯糖水不可欠缺的食材,不過換了一個方法呈現,不僅滿足我的味蕾,也成功衝擊視覺,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Yolo Bar and Restaurant
灣仔皇后大道東137號地下
記者:黃映嫚
攝影:徐振國
編輯:梁浩維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