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國立」禁展雕塑惹爭議

刪「國立」禁展雕塑惹爭議

【本報訊】近年本港創作自由和空間逐步收窄,文化藝術界屢次發生政治審查風波。今年3月公演的舞台劇《第三謊言》,康文署場刊內原有執行監製羅淑燕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資料,卻遭康文署要求刪去「國立」二字,劇團多番爭取不果惟有屈服,事件引起社會譁然。

港芭劇目遭刪文革情節

另一宗則是康文署轄下的電影資料館去年舉辦電影活動時,將台灣的「國家電影中心」改名為「台灣電影中心」,同樣涉「河蟹」台灣機構。
港大美術館去年亦爆出政治審查風波,一組兩岸四地領導人3D雕塑遭美術館禁止展出,該作品名為《面塊的真相》,由本地藝術家李天倫創作,以領導人當選的票數製成領導人外貌,李天倫在展覽前收到內地通知,指「上面」因時機問題,希望展覽中不要展示有關作品,事件引來社會關注。
香港芭蕾舞團2013年同樣捲入政治審查風波,港芭與德國多蒙特芭蕾舞團合作的劇目《紅樓夢─夢紅樓》疑遭「河蟹」,提及文化大革命的情節遭大幅刪改,涉及文革批鬥的背景短片被抽起,扮演紅衞兵的舞蹈員身上的紅巾及《毛語錄》一度被消失。
■記者張文鈴